进入冬季以来,各地的呼吸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使得中老年人的免疫系统承受了多重压力。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一旦中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就会迅速抓住机会发起攻击。专家们提醒,老年人应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留意免疫力下降的五大信号,积极采取主动免疫措施,并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近日,人民健康发起了一场名为“冬季中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实用建议”的活动,得到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命时报》的支持。在这次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就中老年人免疫力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何提升免疫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科普,为中老年人的免疫力“充电蓄能”,共同助力健康老龄化。这场座谈会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如加强营养摄入、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愉悦等。这些建议旨在帮助中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对抗冬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威胁。
此外,专家们还提醒中老年人要定期接种疫苗,特别是针对流感、肺炎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疫苗,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总的来说,提升中老年人的免疫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关注身体变化、采取主动免疫措施、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为中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共同推动健康老龄化的进程。

▏入冬后中国老年人应警惕免疫力下降的5个信号
当我们看到有人频繁生病时,我们常常会感叹他们的免疫力低下。那么,大家认为免疫力低下的表现是什么呢?近期,《生命时报》通过四次微博调查,基于前期的调查结果,发布了《冬季中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实用建议》。
这个实用建议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免疫力有多重要、冬季中老年群体免疫力遇到多重考验以及如何给中老年人免疫力充满电。这个建议不仅涵盖了科学界提出的有关免疫力的趣点,如颜值高的人免疫力较高、快乐大笑可以增强免疫力等,还强调了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的五大信号,如爱生病且不易好转、皮肤瘙痒、疼痛、睡眠不好易疲劳、肠胃不适、精神恍惚易忘事等。对于如何提升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实用建议提出了两点。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升免疫力,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补充营养、做好本身慢性病的管理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守住免疫缺口,打造属于中老年人自己的“适老化”方案。其次,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我们还可以及时合理地接种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疫苗,以帮助提升老年人对特定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力,做好疾病的特异性预防。这些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冬季中老年人面临的多种疾病威胁。

▏免疫力因低温变“迟钝”,多病共存增添感染风险
老年人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年龄相关的免疫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胸腺、淋巴组织以及胃肠道等免疫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强调,这些免疫器官是人体重要的免疫中心,随着年龄的增加,它们的功能会逐渐下降。例如,50岁以后,骨髓逐渐老化并被脂肪组织所替代,导致免疫力进一步降低。此外,学会还指出,低温可能会使免疫力变得“迟钝”。
研究发现,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季节性变化,夏季阳光充足时,免疫系统功能更强。然而,许多疾病在冬季的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夏季阳光照到皮肤后会产生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因此夏季免疫力较高,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然而,老年人代谢低,体温往往偏低,这可能会影响免疫细胞的血液循环,使其识别、吞噬和清除致病菌变得缓慢。
此外,多病共存是中老年人面临的另一个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同时可能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这些慢性疾病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如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例如,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84%,慢阻肺患者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41%。流感、肺炎和带状疱疹等疾病通常会在中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时‘见机行事’,给他们的健康带来额外的负担。
对于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这些疾病很容易侵袭他们,不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影响慢性病的控制。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吁我们,平时要多多关注身体的变化,主动采取免疫措施,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是重要的免疫力盔甲,但在冬季可能成为软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主任医师指出,皮肤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一旦皮肤免疫“失守”,各种皮肤疾病就会频繁出现。
冬季寒冷干燥的环境下,中老年人的皮肤瘙痒问题比较常见,而免疫力下降也会导致带状疱疹门诊量增加。在冬季,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咨询率可以达到60%左右。带状疱疹一旦发生,病情严重且反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教授表示,“对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是推倒老年人体重要机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许多患有老年肿瘤、老年心功能不全基础疾病的老年病人,他们死亡的原因往往最初引发于肺部感染。因此,预防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一是要重视免疫接种,二是要提高机体的基础免疫能力,三是要做好日常防护,保持愉快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生。”

▏营养、运动并非越多越好,平衡才能使身体处于稳定状态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锻炼和营养是提升身体抵抗力的重要方式。然而,这些做法真的能帮助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吗?中华预防医学会提醒我们,“免疫力”是抵抗疾病的能力,它涉及到三大系统:免疫防御、免疫监测识别和免疫自稳。免疫防御功能可以防止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免疫监测识别功能可以识别和清除有害物质,而免疫自稳功能则可以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任何一个功能受损都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
运动被证明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但需要注意适度。过度运动会导致疲劳,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免疫调节能力,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而缺乏运动则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功能退化,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适度的身体活动对于提升免疫力至关重要。
关于营养,中华预防医学会认为,摄入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对于免疫细胞的合成和免疫力至关重要。营养过剩则可能增加器官的代谢负担,影响免疫因子的分泌,导致慢病的不稳定状态。而营养不足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提升免疫力同样重要。总的来说,提升老年人的免疫力需要综合考虑运动和营养的平衡,同时也需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和缺乏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和均衡的饮食,才能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慢性病不代表不能接种疫苗
在清华第一附属医院,一位资深且富有洞察力的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他的见解:“慢性病并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相反,对于那些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慢性病患者,疫苗接种可能为他们提供额外的保护,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管理他们的慢性病。”
他进一步解释,当慢性病患者面临疫苗选择时,应当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推荐适合的疫苗,考虑的因素包括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以及可能的接种禁忌。中华预防医学会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特别是针对老年人。他们强调,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应更加谨慎,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这不仅关乎疫苗的选择,还涉及如何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年龄以及可能的禁忌来做出明智的决定。
提升免疫力并非难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保持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充足的睡眠,以及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这些都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为自己打造一个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 寒梅执业药剂师,就职于知名国家三甲医院三十余年,拥有丰富医护经验。曾多次代表院方外出交流学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方面专家,拥有国家级营养师资质,科普爱好者。

来源: 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