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江苏省大学生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全省100多所高校的学生参加了此次大赛,最终100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聚焦高校

激发大学生科普创作热情

2023年江苏省大学生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由省科协、省科技厅、团省委联合主办,省科学传播中心、省科教影视协会、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大赛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历时两个月,共征集作品1047件,最终《烟草界的新晋杀手--电子烟》《碳家族颁奖会》《熬夜自救指南》等一批题材各异、形式多样的优秀科普短视频作品脱颖而出。

据了解,此次大赛共评选出获奖作品100件,其中一等奖作品5件,二等奖作品10件,三等奖作品15件,优秀奖作品70件。此外,评委会还评选出31位(组)优秀指导教师和20个优秀组织奖。

主办方表示,作为江苏省首次以大学生为参赛对象举办的科普赛事,大学生科普短视频大赛设立的初衷是激发大学生的科普创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不断壮大科普创作人才队伍。

以赛促教

壮大科普创作人才队伍

科教兴国,科普先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之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需要高素质科普人才作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为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不仅为大学生投身科普创作开创了一个宽阔赛道,同时也为壮大科普创作人才队伍提供了新路径。南京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魏佳教授是本次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她表示,“引赛入教,赛教结合一直是我们的课程特色,指导学生参加科普大赛已经成为我们每年的固定动作。”据了解,2023年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还成立了“传媒科普研究中心”,并获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致力于将传媒艺术与科普更好地结合、推广,引导学生以“科普+短视频”形式开展创作,在人工智能艺科融合、未来影像技术融合、艺术数字化商业融合、数字技术产教融合等领域展开工作,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成效,为未来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艺科融合

推动跨学科产学发展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巧妙融合是科普作品创作的一大难点,对于科普作品的创作,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对科学知识的准确表现。科普作品区别于其他艺术作品,其价值实现的基础是科学性为本,脱离了科学性,表现力再强的作品也将失去根本价值。”南通理工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史敏丽介绍。作为此次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史敏丽表示,“此次的参赛作品是我和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郑晓东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在多学科高度交融的时代,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很有必要。”

此次大赛一等奖作品《碳家族颁奖会》,通过动画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科普了碳14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创作者郭子杰、翟启茜、果宁、周柏松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坦言,虽然作为理科生,但是却一直希望能用影视化的手段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分享给更多人,受新媒体平台很多科普博主的影响,他们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开始尝试撰写脚本,设计和绘制动画场景……郭子杰提到,“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做科普视频,对我们来说既艰难又有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不仅对核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且也摸索出了短视频的一些创作技巧。”

艺术与科学,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普影视创作需要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据了解,江苏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广播电视学、动漫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中一半以上院校同时设有理工类专业,科普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打通学科壁垒,从高校内部开始,立足大学现有专业优势,先行先试,提供更多跨界联合,助推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融合发展。

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以比赛为先导,吸引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要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创作,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发挥各方优势,久久为功,才能培养科普创作“新势力”,推动大学生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王玲玲

来源: 江苏省科教电影电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