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中药材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药材品质参差不齐,药材质量的问题也愈发凸显。

中药材市场的现状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市场对中药材需求的增长,我国中药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我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市场。

二、市场参与主体多样化

中药材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药农、中药材商贩、中药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消费者等。这些主体在市场中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药材市场的生态系统。其中,中药生产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力量,通过采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和销售药品等方式,对中药材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为了保障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中药材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例如,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建立中药材质量可追溯体系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中药材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药材质量问题

一、药材品质不均

尽管中药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市场上药材品质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一些药材质量优良,疗效显著,而另一些药材则存在掺杂使假、质量低劣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中药材的声誉,也给患者的治疗效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

中药材在种植和采收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产量,常常会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在药材中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部分中药材生长的土壤、水源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也随之超标。长期服用这种药材,可能对肝肾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三、人为掺杂使假

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一些不法商贩在药材中掺杂使假。他们使用劣质药材、非药用部位、甚至化学合成物来冒充优质药材,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例如,用次等药材或非药用部位染色后充当正品出售,或者使用硫磺熏蒸来增重和改变药材外观。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药材的疗效,也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四、炮制不规范

中药材的炮制是中药制剂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药材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一些企业或商贩在炮制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例如,炮制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辅料用量不足或过量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损失或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源头管理,提高药农素质

针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应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对药农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科学用药的认识和技能水平。推广绿色、有机、生态的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建立药农诚信档案,对违规用药的药农进行处罚,从源头上保证药材质量的可靠性。

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建立和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是保障药材质量的重要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方法,加强对药材的抽检和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管理。通过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实现对药材生长、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当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这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信任度,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或个人,应依法严惩,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加强司法机关与行政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中药材市场的良好秩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周晓明)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