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科技馆“双进”服务“双减”馆校结合活动在屏东中学举办,为2023年“馆校结合”系列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受“福建科普大讲坛”的邀请为师生们带来讲座《人生与“稻”路》。谢院士与师生们面对面讲述自己的“稻”路人生,分享自己在科学研究上的心得体会。讲座结束后,现场秒变“追星”现场,同学们争先与谢华安院士合影。
科技馆辅导员带去了丰富有趣的科学教育活动项目,在校园里组织开展科技运动会,气火箭比赛、风力小车比赛项目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在设计、制作与比拼的过程中,他们获得的不仅是奖品,更是宝贵的使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拿手好戏科学表演自然不能缺席。辅导员带来了节目《惊奇实验室》,将经典实验与创新实验有机结合,更好地展现了科学现象。空气炮、液氮大炮与干冰变色等生动有趣的实验带领同学们走近科学,场面热烈。
在教育“双减”背景下,“馆校结合”项目一直是福建省科技馆的一项重点工作。2023年,是“馆校结合”活动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年省科技馆共组织开展馆校结合活动125场,参与学生达6.6万人。在此基础上省科技馆也探索实践了一系列“馆校结合”的新形式新做法。
一是印发了《福建省科技馆“馆校结合基地校”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在馆校结合基地校认定方面进行了规范化与标准化,创新性地将基地校的认定范围由福州市拓宽到全省,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充分下沉,引领带动全省科技馆馆校结合工作共同发展,促进全省科技馆体系馆校合作能级提升。今年新签约了15家馆校结合基地校,其中就有7家省内特色基地校。
二是举办了“科学家来啦”八闽行活动,联合了市县科技馆,邀请国内知名科普专家以及来自台湾的科普团队,共同组成“科普小分队”,开展巡回进校园活动。活动重点关注基层乡村、海岛学校,以期让更多偏远地区青少年接触优质科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4月,科普小分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31所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惠及师生约3.3万人。
三是推出“科普菜单”,更方便学校来“点菜”。“科普菜单”内容丰富,包括科学表演、科学课、科普讲座、小型科普展览、科学闯关游戏、科普短视频等。基于科普菜单,“馆校结合”工作以学校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加多元化、精准化的科普服务,促进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是与高校签署“馆校合作共建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组织高校科技志愿者队伍。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和大学生力量、完善的专业体系,与省科技馆丰富的展馆建设、展教活动经验实现互利互补,拓展深层次、宽领域、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创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平台共建的“双赢”模式,携手为“双减”赋能。
新的一年,福建省科技馆将继续坚持“资源共享、精准对接、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展馆校结合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力求让科技馆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校外第二课堂,为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贡献科技馆力量。
来源: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