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3年已过,回望来时路,云南各地科普活动有声有色,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服务科技工作者机制不断健全,科技创新平台服务效能成效显著……厚积而薄发,科普之花正在云岭大地灼灼绽放。
红河州科协按照《红河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坚持科普为民,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服务和履职能力,在提高红河州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州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90场,包括“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开展农函大培训、短期培训和“一县一业”培训等,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科创赛事,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企业等活动29场,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到科学知识,拓宽视野。实施科普项目14个,扶持15个农技协、15个科普示范基地、10个科普示范带头人,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中小学爱心捐赠活动,共筹捐爱心物资价值38.8万元。开远市、弥勒市、泸西县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石屏县创建为“省级科普示范县”,石屏县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立了屏边、开远两个县级科技馆,进一步丰富了科普资源供给。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红河州科协组织多场院士专家考察活动、座谈会和专题讲座,共叙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之策。持续推动乡镇科协“4+1”工作,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长和文化馆长进入科协兼职服务。支持成立农技协联合会,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转型升级。建立屏边县林业和草原研究所等3家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全州科技工作者信息服务平台,基本摸清全州科技工作者状况。与云南省植物学会合作完成《屏边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长廊建设》项目的评审。开展科普讲座17场次,科普宣传21场次,学术交流活动11场次。引导所属学会(协会)参与等级评估,有4A级学会1个、3A级学会3个。
- 摘选自红河州科协在全省科协工作会议上的汇报稿
来源: 云南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