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天津新闻广播部分编播人员受邀参加了由天津市科协、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教委共同主办,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单位承办的“天开创新沙龙:光电产业创新发展”活动。

“中国制造”是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下事》节目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之一,中国制造目前正在向高端产业转型,高端产业势必离不开高科技的加持,而光电产业则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所有的高科技产业,几乎都离不开光电产业的加持。

在产业界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光电产业:“光生万物、向光而生”。关于如何理解这八个字,一会跟大伙细聊。

在这次沙龙上,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的刘伟伟教授就跟我们介绍了光电产业的重要性。

近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经过了四次产业革命:

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代表了工业化革命的到来;

19世纪,伴随着发电机的出现,电灯、电话、电报、电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代表着电气化革命的到来;

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信息化革命的到来;

进入21世纪,光电产业的兴起,被誉为人类社会的第四次革命;

谁能执掌光电产业的牛耳,就能在人类社会的第四次革命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中国的光电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

光电产业被视为国家战略,发展空间大,科技基础好、增长速度快、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小,因此,光电产业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光电产业的发展后劲,不容小觑。

说到这,可能有人问了,什么是光电产业,它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提到刚才说到的八个字:“光生万物、向光而生”。

光电产业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早已经悄无声息的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当您拿起手机拍照的时候,芯片是光刻机生产出来的,摄像头是不折不扣的光学产品,那块液晶大屏幕就更是光电产品;

上网的时候,5G网络离不开光纤的加持;

开车的时候,智能驾驶技术离不开激光雷达、摄像头的辅助;

这些习以为常的产品,每一样都离不开光电产业。

在学术界是这么给光电产业定义的:

光电产业是指利用光电效应或者电光效应制造各种光电器件和系统的产业,包括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光传感、光成像等领域。光电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性产业。

光电产品,早就以一种润物细无声有形式,融入到了咱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中。

那“向光而生”四个字又该如何理解呢?

它的产业规模大啊,大量的资金、技术、企业都涌入到了这个领域。

说一组数据,您就明白全球光电产业的规模有庞大了:2021年,还在疫情当中,全球光电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亚洲市场占比60%,欧美市场占比30%,是少有的几个不受疫情影响的产业。

2022年,全球光电产业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亚洲市场占比提高到了62%,欧美市场占比则下降到了28%。

等到了2023年,疫情全面放开之后的第一年,全球光电产业规模达到了1.4万亿美元,亚洲市场占比63%,欧美市场占比27%。

每年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已经是相当庞大了,然而,这仅仅才是开始,光电产业的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从2023到2028年,全球光电产业市场将以大约8%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的规模。

具体到咱们国内的光电产业市场规模,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光电产业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受益于国内外需求的恢复和国家政策的扶持。2021年中国光电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全球市场的41%。2022年,中国光电产业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达到5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全球市场的38%。

2023年全年,中国光电产业市场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总规模达到5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全球市场的39%。到2028年,中国光电产业规模将达到9000亿美元。

在近两年,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之下,光电产业可谓是一枝独秀,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到这个领域当中,说明产业界对光电行业的未来发展相当的看好。

这就是所谓的“向光而生”。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比如说5G网络、比如说物联网、比如说云计算、比如说人工智能,哪一样都离不开光电产业的加持。

如果把信息技术比喻成一座高楼的话,各种光电产品就是盖大楼必不可少的钢筋、水泥。

反过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又为光电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机遇。

由天津市科协等多家单位举办的“天开创新沙龙:光电产业创新发展”活动,就是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之下举行的。光电产业将会成为天津未来经济发展重要的一极。

天津,之所以选择了光电产业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力点,除了大势所趋,也源于天津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产学研融合底蕴。

中国光电领域的几位泰斗级人物,都和天津有着颇深的渊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我国顶级光学专家母国光院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后又担任过南开大学校长。

姚建铨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由于在光电领域的独到造诣,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

这二位泰斗级的学者,撑起了天津光电技术理论的半壁江山。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现场发表主旨演讲)

在此次的“天开创新沙龙”上,85岁高龄的姚建铨院士以第一主讲嘉宾的身份,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天津乃至全国、 全世界的光电技术发展概况,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拳拳报国之心,可见一斑。

此外,作为中国光电技术国家队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就在咱们天津。

这家创建于1980年的研究所, 2012年更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光电研究院”,是中国光电技术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座落于滨海新区的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年产光电子芯片3600万颗,年产值达10亿元。

可以说,天津在光电产业领域,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要产业有产业。

那么,天津为什么要把光电产业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咱们还是通过一组数据来进行分析: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电产业消费国和生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技术积累,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在天开创新沙龙上,姚建铨院士自豪的表示:“论光电技术,中美两国比肩,论光电产业规模,中美德日四国分享,中国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光电产业大国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和网络市场,5G、数据中心、宽带网络这些领域对光电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市场和成像市场,液晶显示、OLED显示、投影仪、数码相机等领域对光显示器件和光成像器件的需求逐年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智能制造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离不开大量光电产品的加持……
国家高度重视光电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 (2018-2022年)》等,都为光电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因此,“光生万物、向光而生”也就成为了天津的必然选择。

(天津新闻广播主持人孙阳现场向姚建铨院士提问交流)

在本次的天开论坛上,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的各路大咖,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如何把技术产业化?用更好的光电技术孵化出更好的光电产品。

再好的技术,如果成为不了商品的话,你还是躺在实验室的技术。

技术是进入市场的敲门砖,反过来市场又可以反哺技术研发。

这里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技术路线之争。

等离子电视从技术角度来说高于液晶电视技术,然而,市场更认可液晶电视技术,于是乎,液晶电视做起来了,而等离子电视则消失在了大伙的视野当中。

现如今,汽车智能化方兴未艾,中国在2023年,更是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领域已经做到了领先地位,这个市场契机就给光电产业提供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新华社曾经发表过一篇调查文章,详细分析了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向新华社的记者介绍,自动驾驶技术,一共有三大模块,分别是感知系统、认知系统和控制系统。

感知,是你得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认知,是你要分辨出来它是什么东西,最后通过控制系统,判断车辆是减速还是加速,或者是绕行。

三大模块,各司其职,每一个模块背后,都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然而,它们又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路径,就是光电产品。

感知系统,离不开各种摄像头、雷达,都是光电产品;

认知系统、控制系统离不开芯片,同样也是光电产品;

光电技术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一环,光电产业是综合了光学与电子信息产业前沿成果交叉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产业。小到LED照明,大到5G通信、激光测量,都是这一产业的具体应用。

因此,天津在光电技术领域,前瞻性布局、做好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把技术尽快转变成为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目前,天津光电产业已集聚了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在这次沙龙上,还发起成立“天津市光电产业联盟”,旨在更好打通创新要素关联,助力创新成果产业化。

(“天津市光电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仪式)

联盟发起方——天津市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联盟秘书长郑奇说:“从科研的角度,联盟有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很多的这种院所,从龙头企业的角度,联盟有中环、TCL相关的企业,形成了生态,就把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能够结合起来了。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围绕政策的引导,订单的供需适配,我们形成服务,形成交易的场景。龙头企业带周边的配套,创新和应用之间就能流动起来。”

可以说,本次的天开创新沙龙,就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罗进飞就说:“ 2024年还会有十几期的沙龙在等着大家。像中医药,像脑机接口,深层次人工智能等等方向的沙龙都正在策划安排、对接中。我们搭建起这样的一种平台,把政府的、产业的、高校的、投资方、企业的负责人聚到一起,为我们的产业的发展梳理出来一条路,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融合发展,从而实现‘携手共赢、筑梦未来’。”

来源: 我们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