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的不适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冬季,老年人需要特别警惕几个“夺命杀手”:低温、寒冷环境下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由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并做好防护措施,以保护身边老年朋友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重症肺炎
冬天寒冷且干燥,特别是在降雪稀少的时候,病毒和细菌在这个环境中活跃异常。对于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肺炎,这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尤其危险。由于初期症状可能不典型或不明显,它常常被误诊为感冒。然而,当症状持续,如发热、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甚至窘迫时,老年人可能才被诊断为肺炎。同时,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差,常有多种慢性病,一旦发生肺炎,其影响可能不局限于肺部,而是可能损害到多个器官,如肝、肾、心脏等,甚至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肺部感染在全因死亡中位居第三,老年人发生重症肺炎的死亡率非常高,一般在70%以上。因此,预防肺炎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年龄≥65岁的老年人以及伴有高危并发症的人群,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的有效方式。
此外,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并佩戴口罩,回家后漱口、洗脸、洗手,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戒烟、避免接触粉尘、有毒气体或刺激性气体也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对于那些有肺部慢性疾病的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咳嗽排痰,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
老年人应避免喝水、吃饭时呛咳、误吸,睡觉时应保持头部清凉并保持呼吸通畅。最后,如果老年人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总的来说,预防和治疗肺炎都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通过接种疫苗、保持卫生习惯、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我们可以降低肺炎的风险。对于已经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就医和科学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心梗
心梗,这种突发的严重疾病,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尤其在冬季更为常见。每年从11月到次年1月,心脏病发病率显著升高。急性心梗的病情急重,致死率高,是导致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典型的症状是剧烈的胸痛并伴有大量出汗。在心梗发病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可能出现五个不明显的预兆,包括颈部和喉咙不适、牙痛、上腹痛、颈背痛以及左肩痛。
此外,还有六个危险时段需要特别警惕,例如娱乐时、洗澡时、剧烈运动时、聚餐时以及起床时。当发现这些迹象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双脚微微抬高,避免任何搬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有条件,可以尝试让患者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缓解病情。
家庭成员应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和心电图等。若患者突然出现心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积极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深度至少为5厘米。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每做30次心外按压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关键的治疗在于尽快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以减少心肌坏死的面积。再灌注的方法主要有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式。

▏脑梗
冬季的阴影下,脑梗如狡猾的狐狸,悄悄地蚕食着老人们的生命。这种狡猾的疾病,以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令人咋舌的高致残率,稳坐我国老年人生命中的头号杀手宝座。脑梗,这名字的背后,隐藏着突如其来的口眼歪斜、头晕头痛、耳鸣耳痛、流口水、说话不清、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甚至半身不遂等种种症状。当急救的警钟响起,我们应迅速行动。
首先,让患者平卧,衣领松开,确保呼吸畅通无阻。同时,头部需特别保护,防止任何外力造成进一步伤害。若患者呕吐,务必使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引发窒息。在搬运时,让患者平卧在担架或门板上,头部稍微抬高以减少颠簸和震动,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毫不犹豫地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往医院进行颅脑CT检查,排除脑出血的可能。
此外,完善颅脑颈动脉CT检查也是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评估血管梗塞的程度。请记住,脑梗抢救的最佳时间是血管堵塞后的3~6小时。在这宝贵的黄金时间内,如果血液能够恢复运行,肢体瘫痪便有可能恢复。一旦超过6小时,部分脑细胞就会坏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总之,对于脑梗这种疾病,预防和早期发现是关键。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健康管理,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就医治疗,以期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

▏跌倒
在我国,老年人因跌倒而受伤甚至离世的情况日益严重。每年,近4000万的老年人至少摔倒一次,这导致了每万人中有8人因摔倒而过早离世。冬季尤为危险,因为气温降低会影响老人的反应能力,加上衣物厚重、骨质疏松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等因素,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跌倒。
摔倒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髋关节、脊椎骨和手腕等部位。一旦骨折,尤其是髋关节骨折,一年后的生存率只有50%,因此被称为“老年人的临终骨折”。有特定症状的老年人更应提高警惕,包括最近或过去半年内曾跌倒、意识状态混乱、情绪及行为躁动、走路步伐不稳、无法自行下床等。
在冬季,老年人应该选择防滑鞋,并确保家中地面干爽,减少障碍物。如果不幸摔倒,应保持原地不动,避免移动老人以减少二次伤害的风险。拨打急救电话后,为老人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等待救援。对于出血的伤口,要立即止血;对于非开放性伤口,及时冷敷以缓解肿胀和疼痛。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防治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冬季老年人健康维护的关键要点
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是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季节。以下是为老年人精心策划的三大关键点,帮助他们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1、保持体温,防寒保暖老年人应穿着多层保暖衣物,帽子、手套和围巾必不可少,以保护身体不受冷风侵袭。室内温度应维持在舒适温暖的水平,使用加热器或空调时,需注意不要过热以免造成干燥和不适。热水袋或电热毯在寒冷的夜晚提供额外的温暖,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均衡饮食与适量运动冬季饮食应富含充足的营养,包括高蛋白食物、全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摄入热量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抵御寒冷。虽然天气寒冷,但适量的室内运动如瑜伽、拉伸或走动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活动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和肌肉力量,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3、定期健康检查和疾病预防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冬季气温下降可能会加剧这些疾病的症状,因此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此外,还要注意预防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和流感。接种流感疫苗和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远离感冒和季节性疾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时期。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措施,帮助他们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健康。
1、注重营养均衡的饮食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橙子、西兰花和红椒等,因为它们对增强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
2、适当补充维生素D在冬季阳光照射不足的情况下,考虑适当补充维生素D,它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3、保持适度运动即使在冬天,也应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散步、太极或室内健身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4、重视个人卫生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之后。使用肥皂和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维持良好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温暖且通风良好,过于干燥的室内空气可能使呼吸道更易受到感染。可以使用加湿器来维持适宜的室内湿度。
6、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在感冒和流感高发季节。如果必须去这些地方,建议佩戴口罩以保护自己。
7、及时就医如果老年人在冬季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咳嗽、发热、乏力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预防措施,以便医生能更好地评估病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建议。

▏家庭急救的禁忌
1、急性腹痛不要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2、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每40~60分钟放松1~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指压伤口,减少出血,上止血带者要有明显标志,同时在醒目位置注明上带时间。
3、昏迷患者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患者进食、进水。
4、心源性哮喘患者忌平卧平卧会增加肺脏淤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下卧位,使下肢下垂。
5、脑出血患者忌随意搬动如有人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或昏迷,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6、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7、腹泻患者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
8、解救触电者忌徒手拉线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 寒梅执业药剂师,就职于知名国家三甲医院三十余年,拥有丰富医护经验。曾多次代表院方外出交流学习,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方面专家,拥有国家级营养师资质,科普爱好者。

来源: 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