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到来,呼吸道感染患者也逐渐增多,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和衣原体),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常见的主要有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2.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室内通风等;
3.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4.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则需要去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1.多喝水:水可以帮助稀释和清除呼吸道中的粘液,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水也可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减少痰液的黏稠度,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2.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可以帮助预防和缓解支气管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
3.避免烟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和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因此,要尽量戒烟戒酒,保持呼吸道的健康。
4.注意保暖:保暖可以避免呼吸道受凉而引发感染。在寒冷的天气里,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保护好咽喉和胸部。
在呼吸道高发季节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加强室内通风以及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另外疫苗接种是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避免相关病原体感染或减轻感染后严重程度。
1.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
2.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包括PPSV23和1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CV13),对于高危人群每5年接种一次。
3.百白破疫苗:对于从未接种百白破疫苗(Tdap疫苗)的慢阻肺患者,建议补接种,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发生。
4.新冠疫苗:可降低疾病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具体接种注意事项及措施可到辖区卫生院咨询。肺炎支原体目前没有疫苗。
总的来说,呼吸道保养的关键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保持身体的温暖。如果出现呼吸道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我们。
来源: 天津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