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教授范鹏在省科协学术报告厅以《在科技与人文融合贯通中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中提出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通而不统”的全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范鹏教授纵横捭阖、引经据典、见解独到、观点鲜明,既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也不乏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讲座中“周随旧邦,其命维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蹄之力”等名句典故层出不穷。

范鹏从“人类精神生产的三次大分工”“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概说”“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三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从世界到中国,梳理、阐释了科学与人文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和关系。他阐述,不同地域的科学家精神源于该地域的文明发育程度和人文精神。纵观人类历史,中西方文明发育存在不同历史阶段,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规范的手段也因此千差万别。科学没有民族性,但文明传统有民族性,就是今天常说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但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互相作用互相融通,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如生态学,这门科学就是来自哲学而又回到哲学,这就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与贯通的具体表现。

范鹏认为科学是一种工具理性,以事实真假为评判标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人文是一种价值理性,以善恶好坏为评价标准。有部分关于人的学问不是社会科学,可以称之为人文学科,比如语言学、神话学、人类学、民俗学、文艺学、修辞学等。人文精神更多地存在于这些领域之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传统科学和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具有“好奇惊异”、“学以致知”为知识而知识的西方人文传统的科学精神,而中国自古至今都强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为治世而知识的具有中国文化的科学精神。

他由此阐释,我国在上世纪初,由于具体的历史环境,无数科学家满腔热血“科技救国”,新中国成立至今,科学家们通过“科技报国”以图祖国富强。这都是我国人文精神背景下“经世致用”的科学家精神。实质上就是在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融合贯通中形成的新的科学精神,这些精神具体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薄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他最后观点鲜明的表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不应该是对立的,应该是“通而不统”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需要在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相互融通贯通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来源: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