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植物园中华药草园以汇聚中华智慧,传承草药精髓为使命,致力于向公众普及中草药的深厚知识。每一种草药,都蕴藏着大自然的恩泽与古人的智慧,它们以独特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希望通过科普教育,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善用这些自然宝藏,从而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走进中华药草园,让我们一起揭开草药的神秘面纱,领略其神奇的魅力。

别称

野槐、山槐、白茎地骨、地槐、牛参、好汉拔

形态特征

草本或亚灌木;株高1~2米;茎皮黄色,具纵纹和易剥落的栓小叶13~25(~29),椭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4(~6)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白色平伏柔毛或近无毛;托叶披针状线形,长5~8毫米,无小托叶;总状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疏生多花;花萼斜钟形,长约7毫米,疏被短柔毛;萼齿不明显或呈波状;花冠白或淡黄色,旗瓣倒卵状匙形,长1.4~1.5厘米,翼瓣单侧生,皱折几达顶部,长约1.3厘米,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雄蕊10,花丝分离或基部稍连合;子房线形,密被淡黄白色柔毛;荚果线形或钝四棱形,革质,长5~10厘米,种子间稍缢缩,呈不明显串珠状,疏被柔毛或近无毛,成熟后裂成4瓣,具1~5种子;种子长卵圆形,稍扁,长约6毫米,深红褐色或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中药价值

《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名医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疡,平胃气,令人嗜食。”

《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

附方

1、热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杀人:苦参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下。亦可为末,二钱,水煎服。(《千金方》)

2、伤寒结胸:天行病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苦参一两,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饮之好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良。(《外台秘要》)

3、中恶心痛: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分二服。(《肘后方》)

图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来源: 太原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