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做的江南》是江苏地区知名作家张永祎有关江南文化的散文合集。全书笔墨不局限于江南的风土人情,而是注重从江南美学的角度,写出某种自然哲学的意味。全书分九大板块,分别介绍了江南文化的概念,江南地区典型的文化符号,江南的典故传说,艺术家们因江南而迸发的灵感,江南各类艺术形式,江南文化背后的人物、故事、景色等等。作者怀抱着对江南炽热的感情,如数家珍地向读者描绘了江南的美。全书行文优美流畅,让人有沐浴在江南烟雨中的愉悦,润物无声般介绍了江南文化,有利于读者了解并深入思索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所在。本期开始,《水做的江南》将引领我们进行一场行走江南的精神之旅。

南京的古城墙是飞驰而过的千年之马,也是当今威武跃动的城市之光。时常穿越其间,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很少去理会其中的古往今来和前世今生。有朋自远方来,特别想去看看南京的古城墙。他说曾在书上读到,特别惊异于南京古城墙那种爬满藤草的沧桑感觉,仿佛让人触摸到了曾经的旧梦。那天,陪着他几乎跑遍了南京的古城墙,沿着历史走了一圈又一圈、一段又一段、一截又一截……

中山门

◆中山门◆

最有味道的首推中山门城墙了。中山门原为明代朝阳门瓮城,因城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它是南京明代13座内城门之一,原城门为单孔券门,是瓮城连接城内和城外的必由之路,出了城门往东走,可至外郭麒麟门和明孝陵。

1928年,国民政府将朝阳门瓮城拆除,修造三孔拱形砖门,为的是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入寝。那天,中山舰停靠中山码头,上岸后经中山北路、中山路,再拐到中山东路,一直向东,最后经过此门臻于陵寝,这座城门也因此改为“中山门”,现在三个大字还赫然在上,其实这并不是时人所书,而是取自王献之的集字,看着就大气,遒劲,有力道!

我们靠近这段城墙,近距离地观察时,就见整体立面呈坡度上升,砖与砖层层紧密地咬合在一起,好像不肯有须臾分离,在历经千百年之后,依然如此手拉手心连心,其实就是在表明它们至今依然坚如磐石,不失当年伟岸的阳刚之美。爬到城墙的上面,只见春和景明,微风拂面,如今战鼓声罄,硝烟已遁,但依稀还可以看到当年千军万马镇守古城的威严和气势,尽管眼前吴草明花已不识我们这些后来者,但还是那样一如既往地随风摇曳,自秉乾坤,在那些坑坑洼洼的砖面上,盛满了零零散散的时光和长长短短的故事,默默不语间,生动传情时,总有一股英锐之气和古朴之韵,闪烁其间,氤氲其上,不停地撞击着人们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乃至每一个毛孔……

雪后的中华门

◆中华门◆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门,也是南京明朝内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明史》记载,这个城门是在南唐都城南门的故址上重建的。据说在建造过程中,城门的根基始终不牢,屡建屡坍,难以为继,有人说这是地下水怪作祟,必得用巨富沈万三的“聚宝盆”方可镇邪,于是明太祖也不管沈万三是否乐意,下诏强征聚宝盆进京,并将其埋于城基之下,果然奇迹出现了,水不再渗漏了,城墙基础不再下陷了,瓮城城门楼顺利建成了,它也因此被命名为“聚宝门”,明清两代一直沿用,直到1931年才由国民政府将其改为中华门。

深邃的大门,伫立的古楼,青灰色的墙,泛黄的琉璃瓦,四角高耸,如跃跃欲飞的凤凰。三道瓮城,四道城门,每一道门都背着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重闸,平时是吊起来的,好像看不到,等到把敌人放进来,迅速放下千斤重闸,将其截为三段,让他们首尾相割,然后分而歼之。对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奇思妙想,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走在城墙上,突然发现瓮城里面还有27个藏兵洞,隐蔽性很强,在外面看不出来,里面空间却非常大,可以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从城垣上的累累伤痕可以看出,这里也确实经历过生死攸关的鏖战,可以想见,当年敌人进来以后,本以为可以长驱直入,没想到,一声号令,千军万马从洞中涌出,突然出现在高高的城墙上,鼓声雷动,喊声震天,宝剑出鞘,万箭齐发,瓮中之鳖怎能不丧魂失魄、丢盔弃甲!看到上城墙的道路那么开阔,开始不太理解,后来听讲解员说,原来当年的将领们可以由此策马直接登上城门,同时这里还可以作为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的快速通道,也能保证增援部队迅速登城参战。

南京台城

◆台城◆

南京的古城墙确实以明朝为傲,最终成形也都在明朝,但我们对此并不满足,因为防御意识自古有之,这是绵延千年的文化传统,因此,没有驻足止步于明朝,而是继续大胆地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明朝以前的城墙,真所谓没有找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我们还真的看到了更早的“台城”。

何以叫台城?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台城少城》说:“晋宋间谓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所说的禁省,也是指宫城。如果说得再具体点,“台”就是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因其位于宫城之内,便将宫城称作“台城”。东晋时候的“台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乾河沿北一带,其地本是三国吴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作新宫。历宋、齐、梁、陈,皇宫皆于此。台城,实际上是由多重城垣构成的庞大建筑群区,包括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区、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区以及后宫内殿区、宫后园囿区等。六朝时期的台城,极尽奢华,富丽堂皇,飞檐翘角,气宇轩昂,据说,仅东晋的宫内大小殿宇就有3500多间,至南朝四代,更是重楼四起,殿阁栉比,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到了梁武帝时期,由于国力增强,社会安定,增修了许多台城内的建筑。陈后主在位期间,台城营构数量之众多、装饰之奢华,可谓空前绝后。到了五代十国,先后三次筑金陵府城,台城被彻底废除,至今只留下太平门一处的城墙遗迹,透露着种种发人深思的历史端倪。

现今看来,这里早已没有帝王之都的森严壁垒,却拥有非常开阔旷达的空间,借得一湖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我们站在城墙上面,看古城内外,浮想联翩,既有荡气回肠之情,更有思接千载之象。

石头城

◆石头城◆

石头城坐落于南京清凉山西麓秦淮河畔。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记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石头城。”始建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东汉建安十六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就地取材、就势而筑,依山为城。

石头城墙中有一块凸出的椭圆形红色水成岩,由于长年风化,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因此也被称为“鬼脸城”,现在去看,似乎隐隐约约还有大致轮廓,但更多的还是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相传曹操亲率大军准备趁月黑风高之时偷袭东吴,气势汹汹,但看到高大威猛、面露狰狞的恶鬼在据守城门,以为吴国真是得鬼助阵,调转船头,逃之夭夭。

南京的许多城墙早已淹没于历史的烟波浩渺,但我们仍可以从残垣断壁中,感受和触碰到斑驳岁月和曾经的过往,那些高墙、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依稀身影,虽被写入遥远的年代,却已整体打包,悄悄地装订成册,深藏于重重叠叠的城砖之中,好像古都根脉从未走远,从古到今,依然延续着绵绵不绝的故事。这时,远处传来清脆的童谣歌声:“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猝不及防地就打动了我们的情感,转过头回看那冰冷砖石砌起的城墙,发现其中突然间就涌出了阵阵暖意。

南京的城墙就像一部活着的历史,每一处城墙都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凝结,历史的厚重,文明的积淀,让我们在它们的字里行间领略到了那种跨越时光的有滋有味。

来源: 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