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冬草莓上市的季节,香甜多汁、颜色诱人的草莓,一向是大家喜欢的水果,无论是直接吃,还是做成各类烘焙点心,永远都是餐桌上耀眼的存在。

图源:soogif

但是,在喜爱之余,坊间还一直流传着各种关于草莓的惊悚传言,比如“草莓里面全是激素,小孩不能吃”“反季节草莓不能吃,会损害健康”“草莓全是农药,是最脏的水果”……

那么,这些坊间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吃草莓了?

NO.1

草莓真的会影响健康吗?

答案是:真的!

作为一种高水分、低糖的水果,即便你一口气吃半斤草莓,所摄入的热量也还不到100kcal,对于想保持体型的人士或是减肥党而言,可以说是相当友好了。

而且草莓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是不错的,每100kcal的草莓中含有6g的膳食纤维,按每日推荐摄入25g膳食纤维来算,100kcal草莓就能凭一己之力提供25%了。

再加上草莓还含有各种抗氧化物质,什么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还有花青素、原花青素等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草莓都统统拉满,想变美变帅自然也不能错过草莓。

图源:Pixabay

所以,草莓是真的会影响健康,但这个影响是积极的,是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帮助我们获得更健康的身体状态!

至于激素传言……草莓在生长过程中,确实有激素。但对激素这个概念,需要有正确的认知。正常的草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都会分泌合成激素,以确保可以正常开花结果,走完整个生长阶段。但要是遇到气候不好等情况,植物自身无法合成足够的激素确保发育,那么就需要人工施加一些外源性激素,来弥补内源性激素的不足。所以即使在草莓种植过程中使用激素,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图源:Pixabay

最关键的一点是,激素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无法跨物种生效!(此处请大声朗读三遍)

无法跨物种生效,也就意味着植物激素不可能对动物造成任何影响,也就意味着草莓被施加再多激素,那又关人类什么事!

所以不用再担心吃草莓会导致性早熟等情况的出现了,除非你是不舍得花钱给娃买草莓吃而在那找借口!

图源:Pixabay

那为什么有些草莓就是那么奇形怪状呢?

草莓奇形怪状的原因主要是授粉不均,被授粉部分长得快,没授粉部分长得慢,这样自然就容易长出来畸形的果子了。这样的畸形在食用上其实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下次面对这些畸形果,你可以先感慨下大自然的造物神奇,然后再啊呜一口吃掉就好。

NO.2

如何才能挑到好吃的草莓?

虽然说畸形果并不影响食用,但作为吃货的你应该也会发现,无论草莓个头大or小、畸形or非畸形、空心or非空心,与香甜度都没有必然关系。而吃草莓,最重要的肯定是那一口香甜感受,到底该怎么挑才能挑到最甜、最好吃的草莓呢?

图源:soogif

方法有两招,第一招就是:买!贵!的!

想吃更甜的草莓,最直接的方法肯定是溯源,也就是品种筛选。像红颜草莓、章姬草莓等品种都会比其他品种的草莓更甜,属于血脉压制。所以要是想吃更甜的草莓,选这些品种无脑买就对了。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品种在市场上往往都价格不菲,比普通的草莓贵一大截出来,属于“甜蜜的代价”。

图源:Pixabay

挑选草莓第二招:看、臀、部。

别想歪,此臀部非彼臀部,说的是草莓的“丰臀”。

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市售草莓都是叶子下面有一圈青白色的果肉:

图源:Pixabay

一般青白色与果实成熟度直接挂钩,白色越少,成熟度越高。好吃纯甜的草莓一般具备的特征是:通体红色无青白果肉、高高翘起的小叶子(花萼)、油润如包浆的果皮。所以,一颗甜蜜蜜的草莓应该如下图:

因此想挑好吃的草莓,有钱的就发挥第一招“钞”能力,没钱的就照着第二招做,一定可以让你吃上香甜可口的草莓。

NO.3

90%的人都洗错了草莓?

在吃草莓前,清洗必不可少。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是贴地生长,所以吃草莓前的清洗环节还是很必要的。但90%的人在清洗草莓这一步上,做法都是错误的。

回想下你自己是怎么洗草莓的?先一个个摘掉小叶子,然后放盆里接清水,再撒点盐或别的清洗剂,浸泡个好几分钟后冲干净再吃?

如果你是这样操作的,那恭喜你迈入那90%的错误人群行列。

图源:pexels

在清洗果蔬的时候,国人很喜欢加点清洁剂然后浸泡清洗,但不少国家的官方机构都不建议使用任何清洁剂来清洗,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干净的流动水彻底冲洗即可。

所以在清洗草莓时,先不要摘掉顶端的小叶子,放在盆子里用流水多冲洗几次就行。如果担心有附着比较顽固的泥土等,可以先流水冲洗几次后,用清水浸泡3~5分钟,然后再用流水冲洗两三次即可。等吃的时候再摘掉顶端的叶子,这样可以避免清洗过程中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以及避免污水造成果实内部污染。

而对于一次性吃不完的草莓的贮存问题,一定要及时放冰箱,而且放冰箱前不要沾水,随洗随吃不要省,尽量吃多少买多少就好。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桑自立,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