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5日,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吹响了中国向南极进军的号角。我国首次组队进行南极科学考察后,意识到如果没有破冰船,未来的南极科考将困难重重。为此,1985年7月,国务院批准购买芬兰RHEA号抗冰运输船,该船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命名为“极地”号。

1985年10月31日,“极地”号抵达青岛港,归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所有,交由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前身)管理。自此,北海局与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式建立。1986年至1994年,“极地”号6赴南极,圆满完成我国南极中山站的建站、物资运输、南大洋考察等重大任务。 1986年,“极地”号在上海沪东造船厂进行改装,以满足南极运输物资和考察的需要。“极地”号满载排水量为15000吨,具有1A级破冰能力,能破冰80厘米,增改装后主要加装了人员住舱、极地科考设备,以及直升机平台机库、减摇装置等,更新了导航设备和通信设备,成为一艘多功能、多用途、综合性并适宜于高纬度高严寒海域航行的科学考察船。

航行中的“极地”号船

一、第三次南极考察
1986年10月31日,北海分局码头举行欢送第三次南极考察队和“极地”号首航南极仪式。1987年5月17日,“极地”号完成第三次南极考察和首航环球考察返抵青岛。在二百多天的航程中,考察队扩建和完善了长城站,使长城站的综合科考功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同时,这次环球航行,考察队对“极地”号所经过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航线进行了重力、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四个项目的考察,取得了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资料,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二、第五次南极考察
1988年11月20日,北海分局码头举行第五次南极考察欢送大会。1989年4月10日,“极地”号结束第五次南极考察,完成“东南极建中山站”任务胜利归来。这是我国首次探索东南极。中山站的建成为我国深入南极内陆腹地开展新探索提供了便利,我国逐步探索南极冰盖海拔最高点—“冰穹A”。

欢送“极地”号东南极考察

三、第六次南极考察
1989年10月30日,“极地”号执行第六次南极考察“一船两站”任务,在青岛北海船厂码头启航。1990年4月27日,“极地”号完成第六次南极考察“一船两站”任务停靠东海分局码头,于4月30日返回青岛。在本次考察任务中,考察队员在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磷虾、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学等20多个项目的观测,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

冰区航行

四、第七次南极考察
1990年12月2日,第七次南极考察队欢送会在北海分局码头举行。1991年4月10日,“极地”号完成第七次南极任务返回青岛。在本次南极任务中,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向中山站成功运输了燃油、物资和设备,保障了越冬队员的生存和中山站的正常运转。考察队员除了完成日常观测项目外,还进行了地质、测绘、生物等方面的野外考察,为若干年后到达“冰穹A”探路。

被浮冰围困的“极地”号船

五、第八次南极考察
1991年11月30日,“极地”号执行第八次南极考察任务离开青岛赴南极中山站运送物资、人员,并进行大洋调查。1992年4月6日,“极地”号完成第八次南极考察停靠天津港,于4月10日返回青岛。本次考察进行了气象、地磁、高空物理、电离层等常规观测,开展了地质地貌、测绘、地理环境、固体潮及淡水生物生态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关于南极地质海洋物理的珍贵一手资料。

卸运建站物资

六、第九次南极考察
1992年10月30日,“极地”号执行第九次南极考察,赴“长城站”“中山站”运输补给,进行南大洋考察。1993年4月6日,“极地”号圆满完成“一船两站”的运输补给与极地、南大洋的考察任务,抵达上海港。此次考察历时159天,航行24000海里,成功开辟了“青岛—新西兰—风暴圈—南极冰区—中国南极长城站”的新航线;首次沿南极冰缘航行一周,积累了我国环冰缘航行宝贵经验;完成了长城、中山两站的补给任务;进行了被列为我国“八五”南极科研计划的共46个重点课题项目的现场考察,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数据,为我国南极事业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南极中山站

“极地”号作为我国南极考察的专用船舶,自1986年10月首次赴南极和进行环球考察以来,六赴南极,为我国南极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越的功绩。老一代北海人发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为夯实中国的极地科考事业的基础贡献了一份力量。1994年,随着我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正式入列,“极地”号结束了其光辉的历史使命正式退役,自此北海局在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角色由船舶保障转变为科考调查。
来源:北海调查中心.北海局筑梦极地40年 | 北海局与极地考察事业:“极地”号时代[EB/OL].自然北海微信公众号.2023-12-25 编辑:海洋档案

来源: 海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