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自媒体发布了一则短视频;视频中,藏在树洞里的3只猫头鹰宝宝因为有人靠近,表现出了大惊失色的神态。很多人给予了关注并点赞。这些鸟宝宝的极度惊恐,让人在惊奇之余,也有点不是滋味。
“吓死鸟宝宝”这种行为,到底是啥不对味呢?用这样的方式拍摄,对鸟类自然活动好吗?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观鸟活动的兴起,公民科学家成为参与鸟类监测的重要人群之一。大量的观鸟爱好者加入鸟类观测队伍,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持续搜集识别鸟类数据,可以实现对部分鸟类的长期动态监测。对于鸟类监测来说,这无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我国就有一些观鸟数据库,如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中国鸟类记录中心等。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涉及人鸟关系的伦理问题。
一些观鸟者为了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对鸟类实施驱赶,惊扰,或采用食物等进行公开诱引。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到了鸟类迁徙季,大量的观鸟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人群攒动、吵闹声、以及活动后大量随便丢弃的垃圾等,这些行为都会对鸟类的自然活动带来影响。
为促进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2020年7月,中国绿发会标准研发中心编制发布了《自然摄影伦理规范》(T/CGDF 00008-2020)(以下简称《伦理规范》)。在《伦理规范》中“规范内容”部分,即明确要求应“尊重自然、禁止摆(棚)拍”;在“动物伦理”部分,提出尽量不使用航拍器追逐野生动物,避免惊扰鸟类等野生动物正常的筑巢、休息、觅食与育雏;拍摄时(包括视频监测),应尽量与野生动物的巢、穴保持一定的距离;慎用闪光灯,尽量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避免在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喂食或用诱饵吸引野生动物;在着装方面也做了提示,穿着尽量融合拍摄背景以减少对动物造成的影响等等。
国外一些与鸟类保护相关的协会,则针对观鸟发布了观鸟伦理准则:比如美国观鸟协会发布的观鸟伦理准则中指出,人们应该尊重鸟类的自然性,减少对鸟类觅食区、活动密集区、繁育期巢穴、雏鸟等的干扰;拍摄时不接近鸟,不采用引诱鸟类的方法等。
总之,观鸟者在观测鸟类时,要始终牢记,让它们尽量保持最自然的状态,不追赶、不惊吓、不引诱、保持一定的距离、少打扰,同时,也不能破坏它们的栖息地。
- End -
整理/Ann 审/橡树 编/AJ
来源: 中国绿发会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