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以全草入药。健胃消积、解毒消肿。
独在家中坐,休言世上嚣。
吟诗和作赋,酒醒且吹箫。
名 称:牛皮消
拉 丁 名:Cynanchum auriculatum
分类地位: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鹅绒藤属 Cynanchum
别 名:西藏牛皮消、飞来鹤、耳叶牛皮消、隔山消、牛皮冻、何首乌、瓢瓢藤、老牛瓢、七股莲、和平参、白何首乌、白木香、白首乌、刀口药、、耳叶牛皮硝、防已针线包、粪箕后藤、隔山橇、剪蛇珠、苦参、青洋参、山步虎、天鹅绒藤、土白蔹、万世竹、万寿竹、羊角藤、野番薯、野红苕、耳叶白薇、耳叶年皮消、胡苏。
异 名:Cynanchum saccatum、Vincetoxicum auriculatum、Endotropis auriculata、Diploglossum auriculatum.
识别特征:
1、草质缠绕藤本,块根肥厚,茎圆柱形,被微毛。
2、膜质叶片对生,被微毛,宽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形,具圆耳。
3、聚伞花序可达30朵花,花梗被微毛,花萼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淡黄色、粉红、紫色,辐状,裂片反折,副花冠5深裂,裂片椭圆形,肉质,内面具三角形舌状鳞片,圆锥状柱头2裂。双生蓇葖果披针形,长约8厘米,径约1厘米,内含种子多数,种子椭圆形,被白色绢毛。
国内分布: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甘肃、西藏、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拍摄于山东省龙口市荒地。
国外分布:不丹,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巴基斯坦。
生 境:生于约海拔3600米以下的山坡、林缘、路旁、灌木丛或河流、水沟边潮湿地。
物 候 期:花期6-8月,果期8-12月。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药用价值:
以全草入药。甘、微苦,平。有小毒。健胃消积、解毒消肿。用于食积腹痛、胃痛、小儿疳积、痢疾,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等。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