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华网将联合推出《小家大事-北京科学榜样》跨年系列,带我们共同走近优秀科技工作者,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科技的魅力。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第二十五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刘璐。

人物名片:刘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第二十五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缘起:成为一名中医

如果说,医学之路的开启源于一份感性的热爱,那么中医临床方向上老师前辈们的教导,则让刘璐的求学、工作之路拥有了一份理性的坚定。刘璐说,自己的导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高颖教授,高颖教授从事的是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多发性硬化症中医药治疗临床和基础研究,多年来,她通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挽救了众多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生命。在跟随导师高颖老师出诊的日子里,刘璐也坚定了要用中医给患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选择。除了导师高颖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也对刘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她实习期间,当时作为急诊科主任的刘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讲经典,带大家读经典,并将经典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这也让刘璐的临床诊断思维不断开阔。

毕业后,刘璐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工作。针灸中心“名家荟萃、流派云集”,众多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针灸大家和专家都在这里工作,有金针王乐亭、管针贺惠吾、经络辨证于书庄、查经辨证王居易、国医大师贺普仁、国家名老中医周德安等。刘璐跟随中心的名老中医出诊,有机会亲身学习国家名老中医周德安教授“针灸六治”学术思想并将之应用于耳鸣、耳聋、小儿抽动症等病种治疗中、首都名中医王麟鹏教授不同分期、不同分型学术思想应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缓解期及相关亚型患者、青年名中医李彬教授火针“破”和“立”及“以热引热”学术思想应用于疼痛类疾病……这是一段“幸运与幸福的日子”,在大家学术思想、名医精进医术的浸染下,刘璐开始了自己专业领域的深耕与探索。

传承:探究如何与偏头痛和平共处

在临床工作中,利用针灸治疗偏头痛一直是刘璐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北京市中医系统第一家针灸治疗为主的“头痛门诊”的主要负责人,刘璐采用“头痛日记”加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医疗诊治。

刘璐说,偏头痛患者一般都是青少年起病,20岁到40岁是患者的头痛高发年龄段。偏头痛虽然常见,但并非一件小事,一般来说,偏头痛会不断困扰他们的学习生活;严重的话,甚至可能耽误学业、工作等;再甚,会伴有一些远期致残的损伤,比如说影响人们的认知功能,造成心理焦虑和抑郁等。因此,“头痛日记”除具备患者的自我监测功能,也涵盖心理抚慰与信心建立的作用。

“在门诊,我们接诊一名头痛的患者,首先会通过详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和神经系统查体以及相关检查明确其头痛的诊断,掌握患者信息,包括病史、病症和体征等,明确头痛病因。如果是原发性头痛患者,会让他记录‘头痛日记’,详细记录个人的疾病诱因,发作时疼痛的性质、用药情况、缓解情况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进行自我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会个性化提出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案。”

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诊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基于“头痛门诊”开展了针对偏头痛不同亚型,如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慢性偏头痛、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以无先兆偏头痛为例,团队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方案与一线药物氟桂利嗪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针药结合疗效优于氟桂利嗪,且可改善偏头痛相关残损、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态等。这些针对不同偏头痛亚型的研究,明确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优势环节定位,既有效降低了头痛发作天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不良反应报告率低,且可维持长期疗效。

演变:现代针灸技术的发展面向

明确针灸的作用机制,才能推动针灸医疗诊治走向远方。刘璐说,“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针刺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在现代医学中,虽然针灸的疗效机制还没有被完全地阐述,但目前认为针刺刺激的远程效应可以通过躯体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反射来实现。具体来说,这种反射首先是激活来自位于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中的外周感觉神经纤维,随后将感觉信息传到脊髓和大脑,进而激活外周自主神经,最终实现对各种机能的调节。2021年,马秋富教授团队协同王彦青教授和我博士后导师景向红教授,在Nature发表的论文也支持了以上观点,为穴位相对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现代神经解剖学基础。”刘璐介绍,相对于传统针灸,现代针灸从临床、针具研发、标准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

作为一名青年医师,刘璐说,在中西医融合的背景下,、青年医生们肩负着传承、创新两大重任。在理论探究上,青年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承前辈大家的针灸技艺、学术理论,也要用现代科研技术研究针灸疗效机理机制,让“经验化”的针灸“科学化”,发展出更适合当下时代特色的中医综合诊疗方案;也要在临床上发掘出更多中医诊疗的优势病种,形成一套方便患者就医的综合治疗方案模式;她也期待社会各界可以合力推广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普及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