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津市青少年海洋知识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以科学普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众对古海岸遗迹的兴趣,树立保护古海岸遗迹的观念,始终坚持开展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发挥好文博科普场馆作用,突出亮点、打造品牌,推进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

一、构建博物馆与高校连接新纽带

作为渤海湾西岸古海岸线的重要遗存,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为海洋学、地质学、湿地生态学、气象学等学科的教学研究保留了珍贵的历史实景,也为高校学子的实地考察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场所。在过去一年里,与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硕士团队,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周边乃至京津冀的多所高校达成教学共识,双方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博物馆课程、场馆参观研学、科学研究等形式,资源共享,共同建立教学、科普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基地,助推博物馆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进高校,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汲取精神力量的“大学校”。

二、积极开展“请进来”科普活动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基层群众与博物馆的交流互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采取“请进来”的方式,精心组织策划高质量科普活动,吸引公众深度参与。2023年开展“古海岸的故事”“认识自然 感知历史”“探索奇妙的海洋世界”等活动近60场,多所中小学、企业、社区走进博物馆深入领略古海岸遗迹的魅力,在宣教老师的细致介绍下,广大公众仔细观看珍稀海洋标本、文物照片及科普视频,了解了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的形成、贝壳堤的分布,从“依海造陆”到“退陆还海”转变的历史脉络,再次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身感悟到中华民族与贝壳堤相依相生、劳作奋斗的历史和精神,对增进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精心策划海洋科普研学进校园

为加强青少年海洋知识教育,激发青少年探索古海岸的兴趣,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社会职能,科普助力落实“双减”工作,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根据受众不同,考虑到未成年人思想特点,对《观古海岸遗迹 看海陆变迁》天津市中小学博物馆示范课进行优化升级,重新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的教案,精心设计具有文博趣味的课件,积极与教育部门紧密联系。2023年,博物馆将海洋科普知识送进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滨海新区大港上古林小学、大港第三小学、大港第九中学等学校,通过课堂PPT讲解、科普视频播放、互动问答、实践体验、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服务学生2200余名。科普研学进校园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渤海湾沿海平原的形成历史,认识古海岸遗迹的衍变过程及贝壳堤古海岸遗迹的保护意义,从而树立起守住生态红线、保护古海岸遗迹的观念意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绿色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今后,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不断探索科普新模式,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科普宣传能力,将各项科普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实现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的双重价值,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助力科普事业的发展。

来源: 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