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幼嫩时可食,成熟后可作各种容器、水瓢、儿童玩具等。
葫芦沽酒万山香,醉卧山前唱夕阳。
不羡天庭多美幻,只观今日月如霜。
名 称:葫芦
拉 丁 名:Lagenaria siceraria
分类地位:葫芦科 Cucurbitaceae葫芦属Lagenaria
别 名:瓠、瓠瓜、大葫芦、小葫芦、葫芦瓜。
异 名:Lagenaria siceraria var. microcarpa、Lagenaria siceraria var. depressa、Lagenaria vulgaris、Lagenaria microcarpa、Lagenaria leucantha、Cucurbita siceraria、Cucurbita leucantha、Cucumis mairei、Lagenaria vulgaris var. microcarpa、Lagenaria vulgaris var. depressa、Lagenaria vulgaris subsp. asiatica、Lagenaria leucantha var. microcarpa、Lagenaria leucantha var. depressa、Lagenaria leucantha var. clavata、Lagenaria leucantha var. makinoi、Cucurbita lagenaria.
识别特征:
1、攀援茎、枝具沟纹,被长毛,老后近无毛。
2、叶柄被长毛,叶片椭圆形,不分裂或具3-5裂,5-7脉,先端尖,边缘具齿,基部弯缺近圆形开张,叶两面被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2歧。
3、花单生,雄花:花梗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毛,花萼裂片披针形,黄色花冠裂片皱波状,先端微缺,具小尖头,5脉,雄蕊3枚;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近似,子房中间缢缩,密生长毛,柱头3枚,膨大,2裂,果实由绿色变为白色至带黄色,果形变异大,有的呈亚铃状,有的呈扁球形、棒状、钩状等,成熟后果皮木质,种子绒白色,长卵形或近三角状卵形,两侧压扁,顶端常截形,或中间凹陷,两侧呈齿状,基部喙状,两侧面具数条纵沟,长约20毫米。
国内分布:各地有栽培。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
国外分布: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生 境:生于约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草地、村旁、田边。
物 候 期: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经济价值:幼嫩时可供菜食,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各种容器、水瓢、儿童玩具等。亦可用于篱架栽培观赏。
药用价值:
果皮种子入药。甘,平。利尿、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腹水、颈淋巴结结核等。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