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也叫“失智症”,是一种以严重认知受损为特征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众所周知,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杀手”之一。它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记忆力等认知功能的下降,还会进展为生活不能自理,严重的甚至会危及自身和家属的生命安全。遗憾的是,痴呆一旦发生,几乎就是无法逆转和治愈的。据估计,到 2050 年,全球的痴呆患病人数将增长至 152.8 百万人。因此,迫切需要识别更多的预防痴呆发生的可改变危险因素。

静坐是指在清醒状态下长时间坐着、斜躺着、或者躺着的低能量消耗行为。早在 2020 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减少静坐时长的建议。然而,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是,静坐是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的日常活动,并且它正逐步占据着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日常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坐”多久?应该怎么“坐”?时至今日,仍未给出进一步的建议。

具体来说,静坐包括多种类型,如看电视、使用电脑、开车等。既往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静坐行为与健康的关联可能并不完全相同。然而,不同的静坐行为与痴呆及其亚型,如阿尔兹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此外,在一天的日常活动中,我们可能会有不止一种的静坐行为。因此,孤立、单一地考虑某一种静坐行为与痴呆风险的关联很显然是不准确的。同时,从痴呆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上看,炎症和遗传风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静坐行为也会影响体内的炎症水平。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炎症水平和痴呆的遗传风险是否会影响静坐与痴呆风险之间的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近期一项发表于医学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的研究发现,每天看电视、(非工作)使用电脑或开车的时间与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均呈现 U 型或反 J 型关联;当每项静坐行为控制在每天 0-2 小时时,患痴呆的风险显著降低。当总的静坐时长保持不变时,与单一的静坐行为相比,增加静坐行为的多样性则与患痴呆风险的显著降低有关。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秦献辉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研究生杨思思为第一作者。

该研究纳入了英国生物银行的 17 万余名基线没有痴呆的老年参与者。健康的静坐行为评分定义为在看电视、(非工作)使用电脑和开车这 3 种静坐行为中,静坐时长在其适宜的时长范围内(即具有最低的痴呆发生风险的时长)的数目,共计 0~3 分。

在 12.4 年的随访中,4965 名参与者发生全因痴呆,2165 名参与者发生阿尔兹海默症,1141 名参与者发生血管性痴呆。

研究表明:

(1)看电视和开车时长与新发全因痴呆风险呈 U 型关联,(非工作)使用电脑时长与新发全因痴呆风险呈反 J 型关联。与每日静坐时长在 >0-<2 小时的参与者相比,花费 0 小时/天在看电视、开车或(非工作)使用电脑的参与者的新发全因痴呆风险分别显著增加了 29%、41%和 42%;花费 2 小时/天在看电视、开车或(非工作)使用电脑的参与者的新发全因痴呆风险分别显著增加了 22%、33%和 20%。在阿尔兹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的分析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关联(图1)。

图1. 不同类型的静坐行为与新发全因痴呆风险的关联

(2)健康的静坐行为评分每增加 1 分,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分别显著降低了 22%、22%和 25%。

(3)与炎症水平较低的参与者相比,在具有更高炎症水平的参与者中,健康的静坐行为评分与痴呆风险之间具有更强的负相关(图2, A)。

(4)无论个体的痴呆遗传风险如何,健康的静坐行为评分与痴呆风险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图2, B)。

图2. 在不同炎症水平(A)、遗传风险(B)参与者中,健康的静坐行为与痴呆风险的关联

该研究表明,“静坐”并不可怕,良好的休息无论如何都是必需的,但是一定要控制时长,比如在 0-2 小时内,应该是合理的;同时除了看电视,不妨也时而网上聊聊天,看看新闻,翻翻书,增加静坐类型的多样性,会更好一些。总的来说,保持健康多样的静坐行为和较低的炎症水平“双管齐下”,对于预防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

看到这里,小编想问问大家:“预防老年痴呆,你会‘坐’了吗?”

参考文献:

Yang S, Ye Z, Liu M, et al. Variety and Duration of Different Sedentary Behaviors, Inflammation, 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New-Onset Dementia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ul 11]. J Am Med Dir Assoc. 2023; S1525-8610(23)00551-0.

编辑 | 杨思思 黄雨

审核 | 秦献辉

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标注出处。

来源: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