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支原体肺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部 崔嬿嬿 孙同文

近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频频登上热搜,各大医院儿科人满为患,不少父母们开始焦虑,如何避免孩子在高发期中招?孩子中招后有哪些症状?如何进行科学护理和预防?今天带你揭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的介绍: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发病集中在5~15岁的儿童,大多数病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10~14天左右,其潜伏期为2~3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通常多在秋冬时节。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临床上常被归为“非典型病原体”。传染源多为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病原携带者,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及表现: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发热、咳嗽是最常见的表现。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可持续2~3周,体温通常在38~39℃。初期为干咳, 后期有黄色或白色黏痰, 偶见痰中带血丝,部分患儿有喘息症状,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肺外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损害,如消化系统、心肌、肝脏等。

支原体肺炎住院治疗的标准:

治疗后72h持续高热不退;存在感染中毒症状;病情和影像学进展迅速,多肺叶浸润;CRP、LDH、D-二聚体、ALT明显升高,出现的时间越早,病情越重;治疗后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难以缓解或进展;存在基础疾病,包括哮喘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延迟。

支原体肺炎的护理:

1. 正确用药: 和细菌不同的是,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所以大家平时常用的头孢类、青霉素类等药物,对肺炎支原体无效。目前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就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像我们常见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但等孩子体温恢复正常后,咳嗽可能还会持续2周左右。每个孩子的病情不同,用药种类和剂量也会不同,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用药。

2.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患儿需要充分卧床休息,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min左右。室内温度维持在20℃,湿度在60%左右。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当及时清除患儿的口鼻咽腔分泌物,保持口腔卫生和呼吸道畅通。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其口咽的痰液,利于患儿将其咳出。雾化后可咳出,同时进行适宜力度和节律的拍背,拍背震动可使痰液松动并脱落。

4. 发热护理:应松开患儿衣服,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将汗液擦干,注意保暖。当体温达到38.5℃以上时,可遵医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前额、温水擦浴、冰盐水灌肠等。30min后再次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剂进行药物降温,并密切观察药效,防止体温骤降至患儿虚脱。及时补充足够的水份,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5. 饮食护理:饮食尽量营养丰富,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品,少吃多餐,尽可能少食辛辣的食物,适当多食青菜、香蕉、苹果、梨等新鲜果蔬。

支原体肺炎的预防:

1. 控制传染源: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较强,潜伏期较长,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因此当家人或周围人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尽量减少儿童与其接触。学校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病孩子时,及时采取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并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家长做好自查自控,应坚持上幼儿园前和回家后给孩子自查,发现异常及时居家观察或送医治疗,待孩子康复后再送幼儿园,避免交叉感染。

2. 切断传播途径:支原体肺炎流行的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合或人口密集场所。除户外活动的时候,建议孩子佩戴口罩。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 保护易感人群: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感染之后不会永久免疫,还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家长可以从保持充足睡眠、营养均衡、适当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入手,增加儿童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净双手,尽量避免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身体。现在的孩子普遍进食蔬菜太少,肉食过度,很多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都有便秘的情况,因此,家长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保持健康的饮食状态,提高孩子的机体免疫力。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作息,每天坚持让孩子准时参加幼儿园的运动活动、体能的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当下气温变化大,应随着气温的变化逐渐增减衣服。

总之,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做到:少聚集、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遵守“咳嗽礼仪”、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同时,也要注意居家清洁与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来源: 危重医学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