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主要有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两大特点。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如细菌、真菌、病毒、饮食不当、气候变化、腹部受凉等。其中诺如病毒是集体机构急性爆发性胃肠炎的首要致病原。当婴幼儿出现腹泻时会变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腹痛、呕吐及粪质稀薄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烦躁甚至昏迷、休克等症状。

一、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有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小儿腹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①饮食因素小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完善,如果家长的喂养时间不定或是食量过多,就可鞥会增加小儿的胃肠道功能的负担,从而引起腹泻的情况。这时患儿遵医嘱可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小儿七星茶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可达到健脾开胃的疗效。②气候变化当出现气候突然变凉,家长未及时给小儿做好保暖工作时,可能会由于小儿腹部受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从而造成腹泻症状。这时家长可用热水袋给小儿腹部进行热敷,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腹痛、腹泻的症状,必要时遵医嘱可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或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可以有效调理小儿胃肠道功能,也可达到止泻的目的。③病原体感染由于小儿的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后,会刺激到小儿的胃肠道黏膜,从而引起急性肠胃炎,出现腹泻的症状,需到医院进行完善的检查。若检查结果为细菌感染,可遵医嘱服用罗红霉素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若检查结果为病毒导致的,可遵医嘱必要时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治疗期间需让小儿多喝温开水,以防止出现脱水的情况发生。饮食治疗:对于频繁呕吐的孩子需要进行6h内禁食,但不需禁水,其余患儿需鼓励进食,选着流质性食物,等到患儿腹泻明显次数减少以后,可逐步给予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白米粥或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且应少食多餐。

二、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

2.1护理问题:①喂养方式不当以及病原体感染是引起腹泻的因素;②人们对腹泻相关的护理知识、饮食卫生及防预等知识掌握程度欠佳;③肠道感染与体温过高有着必要关系;④大便次数不断增多引起臀部的皮肤出现糜烂或者是发红;⑤不断的腹泻以及呕吐会引起自身体液不足。

2.2护理方法

2.2.1 做好严格消毒隔离工作,新入院患儿,应先进行隔离,对其大便进行2次培养阴性后,便可解除隔离。医护人员和患儿接触前后均要洗手,并将患儿接触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包括患儿用过的碗筷、水杯和奶瓶等,须要进行煮沸消毒或是日光曝晒处理,对患儿的粪便、尿布及呕吐物等,要在消毒溶液中浸泡消毒 1个小时以上。

2.2.2 合理调整饮食给患儿补充所需营养,患儿不需要禁食治疗,鼓励患儿以少吃多餐。对于母乳喂养的患儿,适当调整妈妈的饮食,防止患儿腹泻加重。针对年龄6个月以上且已添加离食品的患儿,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水果汁、少量蔬菜泥、稀粥或烂面条等,直至腹泻症状停止后2周以后。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先给予米汤或稀释牛奶,由稀到稠,由少到多,随后过渡到普食。待患儿腹泻症状停止以后再恢复正常辅助食品,由一种到多种,由流质过渡到固体食物。

2.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①送检观察患儿的大便情况,包括观察记录颜色、次数、颜色、气味、混杂物质及性状等,然后将收集有少量黏液或血丝的大便标本放置于塑料袋内送检。②观察患儿脱水情况。③随时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情况,指导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健康。对于体温过高的患儿给予相应的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同时做好患儿的双脚、腹部和背部的保暖工作。④认真作好患儿基础护理确保皮肤完整性。针对于营养不良、输液时间较长或昏迷患儿要勤翻身,以防止发生继发肺炎及褥疮的发生。对于呕吐频繁患儿采取侧卧的方式,以避免呕吐误吸引起呼吸道受阻,定期擦洗,防止患儿出现颈部糜烂。

三、结论

综上所诉,如出现小儿腹泻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做好病期护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帮助患儿更好的康复。

本文作者:普君萍 鹿邑县人民医院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