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向公众提供了进北邮实体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参观、进中小学常态化科普课程、全国科普周主题科普活动-罕见病复发绿色通道开通、全国科普日北京首钢园主场活动、赴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中学科普讲座、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感染免疫科常态化志愿服务、进社区为退休老干部做科普等线下科普服务志愿工作,依托视频号、微信、B站、小鹅通、百度、网易直播等新媒体渠道,在5G、AI、VR、720云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开展线上科普直播、科普讲座、科普小知识、科普云游展厅、预约就诊等活动。

1.1 线下活动概况和数据

(1)基地分展厅之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开放情况(近千人)

  • 5月20日 校园开放日 全天 400人
  • 5月31日 北京汇文中学师生 42人
  • 7月11日 延庆一中师生 43人
  • 7月25日 基金委亲子项目 18人
  • 10月19日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师生 48人
  • 10月21日 校庆校友返校 全天 400人
  • 12月22日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40人(已预约)

(2)基地分展厅之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开放情况(近千人)

  • 2023年科普活动开放了有20天,接待学生大概600人左右,接待上级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人员参观200多人

(3)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常规化每周科普活动情况

  • 每周两节AI科普课程,2023年累计超过120学时,覆盖4个自然班
  • 每周两小时科技创客训练营,2023年累计超过50小时

(4)全国科普周主题科普活动--罕见病复发绿色通道开通

值全国科普周之际,5月28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联合举办世界多发性硬化日/视神经脊髓炎关爱日 “连接你我”绿色通道开通活动,采用5G+VR+360°线上直播,线下讲座、义诊、交流、AI体验相结合的形式,线下两百余人、线上一千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截止目前,已有200多名复发患者受益于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得到及时诊治。

(5)全国科普日北京首钢园主场活动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联合研发脑科学与脑健康系列科普展项,于2023年9月16日至24日期间,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中面向公众展出。展台主要由VR超市游戏、AI绘画测评与脑电采集构成。活动受到人民网直播报道。据悉,此次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近5万人线下参与。截止目前,已被推荐参评优秀全国科普日活动。

(6)多次在北京、四川中学开展科普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主任高立、副主任兰名荥,先后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中学、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开展线下科普讲座。

(7)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为罕见病患者、认知障碍患者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主任高立带领团队为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脱髓鞘患者开发绿色就诊预约小程序、量表测评小程序,建立了预约3T/7T核磁检查、量表测评以及专家门诊的就诊闭环,并亲自带领团队每周日为7名预约患者做3T/7T核磁检查、量表测评,带患者于第二天周一找专家门诊看检查结果,检查和门诊均免费,已惠及此类罕见病病友近百人。

(8)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罕见病医疗保障探索圆桌讨论会做专题发言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主任高立于6月10日受邀参加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罕见病医疗保障探索圆桌讨论会。高立教授作为NMOSD患者代表,分享了她近20年的就医和治疗经历,呼吁进一步完善罕见病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报道。

(9)为国安退休老干部做AI辅助脑健康与疾病筛查科普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主任高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段云云主任于10月31日为国安退休老干部做AI辅助脑健康与疾病筛查科普讲座。

1.2 线上科普活动概况

  • 兰名荥副教授于2023年10月26日,通过小鹅通参与“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为线上超过500人、线下一个自然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直播活动
  • 高立教授带领团队录制近50个科普视频,以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为渠道,为公众普及核磁检查前准备、核磁注意事项、核磁解读、就医准备等知识。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2.1 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常规化每周科普活动

围绕社会需求及痛点,聚焦青少年科学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北京邮电大学组建了一支由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牵头的科普志愿教学团,为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开展AI课程、科学创客社团、大咖讲堂等系列活动,带领学生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项目式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1.1 每周两节AI科普课程,2023年累计超过120学时,覆盖4个自然班

本基地每周派出兰名荥副教授、王学严两位老师,为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展AI科普课程,每位教师每周为两个自然班授课,已持续上课两年,2023年累计超过120学时,覆盖4个自然班。已建成完善的教学材料和多媒体授课内容,知识点模块涵盖:机器人来啦、机器人能干什么、机器人钢铁之躯、机器人动力来源、机器人的五官、身边的人工智能等。

2.1.2 每周两小时创客训练营,2023年累计超过50小时

创客社团指导教学团队由教授、副教授、中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本科生骨干科普志愿团队组成,暑假期间坚持每周线上指导小学生科学创新实践,并于9月14日开始秋季学期线下科学创新实践,每周四下午三点半至五点半定期指导和实践。

创客社团为学生搭建创新梦想的舞台,教育理念契合孩子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把学科知识的学习融入实际生活场景中,强调“创意”、“动手”和“造物”,真正做到学中有玩玩中带学,让孩子感受前所未有的“快乐学习”。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增强课堂趣味性,创客社团开展AI活动课,以实践活动课为载体,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AI活动课上,老师志愿者们带领学生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理性思辨地认识人工智能,为即将到来的高度数字化社会作好准备。

2.2 走进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开展科普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副主任兰名荥老师于9月20日深入北京潞河中学,成为潞河中学校外科技辅导专家,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开展科普小课堂,题目为“5G已来,6G还会远吗”。讲座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信息时代的来临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以轻松愉悦互动性强的方式与学生快速建立起情感纽带,接轨现在畅想未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人生奠基。

2.3 为山东中小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直播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副主任兰名荥老师于2023年10月26日,通过小鹅通参与“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为线上超过500人、线下一个自然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直播活动。通过介绍“全息”投影的案例、应用及动手小实验,重点讲解“全息”投影中的半透半反原理,探讨“全息”投影的局限性,以及真全息的秘密,增强学生对网上获取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内涵。

2.4 赴四川省雅安市汉源一中和二中开展科普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副主任兰名荥老师于2023年6月21日和22日赴四川省雅安市汉源一中和汉源二中,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做主题为 “5G已来,6G还远吗”的科普讲座,并以亲身经历为例,分享如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绩提高150分,考上北邮,鼓励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努力学习,做好规划,考上心仪的大学。

2.5 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罕见病医疗保障探索圆桌讨论会做专题发言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主任高立于6月10日受邀参加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罕见病医疗保障探索圆桌讨论会。高立教授作为NMOSD患者代表,分享了她近20年的就医和治疗经历,呼吁进一步完善罕见病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报道。

2.6 为国安退休老干部做AI辅助脑健康与疾病筛查科普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主任高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段云云主任于10月31日为国安退休老干部做AI辅助脑健康与疾病筛查科普讲座。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3.1 全国科普日系列科普活动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重要讲话精神,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联合开展科普日系列活动,包括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阿尔茨海默脑科学科普义诊、校园科普志愿与科普工作讲座学习等,充分发挥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和脑科学、脑健康方面的专业性,多学科优势联合,利用5G、VR、AI等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北京邮电大学和天坛医院学科专业特长,组建20余名专家、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科普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

3.1.1 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联合研发脑科学与脑健康系列科普展项,于2023年9月16日至24日期间,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中面向公众展出。展台主要由VR超市游戏、AI绘画测评与脑电采集构成。

在16号到24号的九天时间里,“脑力知多少”展区在展台与参观者互动讲解,深入沟通交流,体验最新科研成果。VR超市游戏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同样也受到了家长与老年群体的好评与支持,通过头戴VR头显眼镜在虚拟超市中体验行走、抓取与结算的乐趣,从而激发体验者动脑寻找与主动计算的兴趣,体验者积极分享虚拟超市与现实超市的异同并给予未来发展建议,真正做到娱乐与训练合二为一。AI绘画测评分以筛查轻度认知障碍为主要目的的钟表绘制与以分析性格心理压力程度的树绘制两部分组成,通过多日的绘画体验与数据收集,促进了研究人员与大众的沟通交流,对于通过测评而初步诊断出的心理亚健康体验者与轻度认知障碍体验者,专家团队给予了相应的心理疏导与切实建议,以帮助体验者减缓并控制病情的发展。脑电采集为体验者带来实时的状态监测与直观专业的专注度分析,通过让体验者完成串珠和数独计算等不同任务记录其注意力与松弛状态曲线,从而找到其最佳状态点,并给出相应建议。展区还获得了人民网网络直播报道,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主任高立教授为公众进行了线上直播。

“脑力知多少”的开展切实从患者角度出发,提供全新的测评、训练工具及方法,加强测评及参与治疗的主观意愿,优化测评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高质高量高效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脑健康惠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1.2 脑科学科普及义诊活动

9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党总支认知障碍性疾病科党支部、神经病学中心认知障碍科举办2023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脑健康科普及义诊活动,主题为“立防立治,无问早晚”。

上午9点至11点,脑健康科普及义诊活动在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大厅举办。认知障碍性疾病科的医生团队为患者进行诊治咨询,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照料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传播;护理团队为患者测量血压、心率等,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料者进行居家照护知识宣讲和照料技能培训;康复医学科团队为患者介绍认知障碍的评估方法,培训患者及家属学习利用自评量表评估认知功能,进行饮食指导,向患者讲解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健康科普及义诊活动有序进行,义诊团队为老年朋友们进行了脑健康和阿尔茨海默病知识培训,呼吁早期进行认知筛查,积极干预危险因素。

3.1.3 科普工作讲座学习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团队积极参与相关讲座培训与对话交流会,以充实完善团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副主任兰名荥老师于9月19日参加由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联合腾讯平台计划组织开展的“对话科学传播融媒体分享会”交流活动,共同围绕科学传播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腾讯平台案例分享等内容进行座谈交流,并在会后参观腾讯科技展厅进行了相关体验活动。在会议中,腾讯公司分享了其在科学传播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平台运营特色,参会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完整体验了腾讯展厅的最新科技产品,丰富见闻,提高专业素养。

9月24日,兰名荥老师参加在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举办的全媒体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沙龙活动——首都科普星辰行动座谈交流会,以加强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现代科普理念,提升专业水平,促进首都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会议中,首都科普星辰行动的导师和学员围绕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主题开展对话交流,直观并积极地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科普工作稳中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3.2 全国科普周:世界多发性硬化日/视神经脊髓炎关爱日“连接你我”活动

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之际,5月28日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邮电大学主办,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世界多发性硬化日/视神经脊髓炎关爱日 “连接你我”绿色通道开通活动,在北京邮电大学锦江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采用5G+VR+360°线上直播,线下讲座、义诊、交流、AI体验相结合的形式,两百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呼吁公众关注罕见病、关爱罕见病人,并在北京天坛医院为此类患者成功开通长期稳定的绿色就诊通道,解决患者就医难的迫切需求。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40余名师生志愿者为此次活动提供全力保障和支持。

活动分为“绿色通道开启仪式”、“专家讲座”、“患者分享”和“现场义诊”四个环节。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张星虎、副主任田德财,放射科段云云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动态新技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任高立、副主任兰名荥,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贾云鹏,数媒学院数媒教工联合党支部汪晓春书记、柳杨副教授、王希萌老师,以及到场的嘉宾、病友一道举行了“连接你我”绿色通道开启仪式,开通线上预约平台。

在专家讲座和患者分享环节,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段云云主任、神经感染与免疫科护士长蔡继红分别从7T核磁精准诊疗、护理方面做了报告。随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晓嶙、江苏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刘伟、北京邮电大学动态新技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任高立、北京大学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博士后田维娜分别为病友从康复、心理、AI测评、营养等维度进行指导。病友夏夏、商熵、王越、星星分别从自身的患病历程、就诊过程和康复经验做了分享。最后,与会各位专家为病友义诊和健康指导。让罕见病可见,让关爱触手可及,截止目前,已有200多名罕见病患者得到救助。活动在人民日报网上报道,并在B站上广泛传播。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本年度累计更新展教资源200平米、更新6G创新应用等互动展品10余个,制作“全息投影,神奇的视觉骗术”等科普课程5个,制作50个科普视频,以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为渠道,为公众普及核磁检查前准备、核磁注意事项、核磁解读、就医准备等知识

4.1 重新设计建设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本年度主导重新设计建设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将移动通信领域6G及天算系统最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展览及展品,线下展示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北京邮电大学新科研楼501,展示面积200平方米,线上发布云游展厅。

展示内容涵盖国之大者、历史沿革、重大重点项目、第六代移动通信、空天之天算星座在轨平台、全息虚拟交互技术、健康医疗数字孪生技术等模块。项目全面展示我国TDD技术路线的发展历程,为我国“3G起步、4G并跑、5G领跑”的国家战略做出突破性贡献,与中国产业界一起改变了世界移动通信的格局。“天算星座”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探索为目标,通过对卫星智能化、服务化、开放化设计,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开放开源平台,为推动我国6G网络、卫星互联网等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2 录制50个科普视频,以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为渠道传播

高立教授带领团队录制近50个科普视频,以视频号、B站等新媒体为渠道,为公众普及核磁检查前准备、核磁注意事项、核磁解读、就医准备等知识。

(五)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5.1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科普工作经费

本年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累计投入科普工作经费90万,其中75万用于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更新,15万用于开展其他科普活动的活动经费。

5.2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人员情况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联合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发挥各自学科专业特长,组建20余名专家、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科普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


二、特色工作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联合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包括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阿尔茨海默脑科学科普义诊、校园科普志愿与科普工作讲座学习等,充分发挥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和脑科学、脑健康方面的专业性,多学科优势联合,利用5G、VR、AI等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以B站、视频号、小鹅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北京邮电大学和天坛医院学科专业特长,组建20余名专家、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科普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公众普及脑科学知识,切实从患者角度出发,提供全新的测评、训练工具及方法,多次获得了人民日报报道。

三、问题不足

在高校环境下呼吁从政策层面重视科普工作,建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制度。

四、工作建议

建议给有特色和考核优秀的科普基地给予一定表彰和经费支持。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动态新技术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