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可作饲料,亦可编织、造纸,常作土法打油的油杷子,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全草入药。清肺止咳、凉血明目。
花序弄风姿,佳人顾盼思。
柳腰娇颤颤,回首眼离离。
名 称:狼尾草
拉 丁 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分类地位:禾本科 Poaceae 狼尾草属Pennisetum
别 名:䓞草、大狗尾草、大光明草、狗尾巴草、狗尾露水草、狗仔尾、狗子尾、拐草、拐头草、光明草、老鼠狼、累步草、戾草、牧地狼尾草、韧丝草、芮草、山箭子草、油包草、油草、白尖草、䓞、狗尾巴、狼儿草、狼茅、狼尾、稂、露水草、双穗狼尾草、紫芒狼尾草、Chinese fountaingrass。
异 名:Pennisetum japonicum、Pennisetum purpurascens、Pennisetum chinense、Panicum alopecuroides、Pennisetum dispiculatum、Pennisetum compressum、Cenchrus purpurascens、Strobilanthes japonica var. viridescens、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var. erythrochaetum、Gymnotrix japonica var. viridescens.
识别特征:
1、须根粗壮,丛生茎秆直立,高可达120厘米,花序以下密生柔毛。
2、光滑叶鞘两侧压扁,基部叶鞘跨生,上部叶鞘长于节间,叶舌具长纤毛。
3、直立圆锥花序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淡绿色至紫色,长可达3厘米,小穗常单生,偶有2-3(4)枚簇生,小穗含2小花,披针状锥形,黄褐色带紫黑色,长约7毫米,基部周围生一圈长毛,长约为小穗的1-3倍,第一颖微小,卵形,常1脉,第二颖披针形,3-5脉,长约为小穗1/2-2/3。
4、第一小花不育,外稃与小穗近等长,边缘包卷结实的第二小花,结实小花内外稃近等长,颖果易与稃分离,矩圆形至长椭圆形,背腹扁,淡棕色至灰褐色,长约3毫米,宽约1.2毫米,胚位于背面,椭圆形,微内凹,长约为颖果的2/3,脐黑色,椭圆形,微外凸。
国内分布:几遍全国。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园林栽培。
国外分布:亚洲、大洋洲、非洲。
生 境:生于约海拔3200米以下的田边、荒地、路旁、山坡。
物 候 期:花果期夏秋季。
经济价值: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可作饲料,亦可编织、造纸,常作土法打油的油杷子,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甘、平。清肺止咳、凉血明目。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