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
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
而且很多人的刷牙方式可能不一样
横刷、竖刷、转圈刷……
这么多种刷牙方式
哪种才是正确的
据科普中国统计,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刷牙,但几乎有90%左右的人刷牙方法是错误的。
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的刷牙时间只有1分钟,大多数人都是匆匆了事。而不好好刷牙的人,患龋齿的几率是正确刷牙人的2.67倍,牙周疾病也随之而来。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哪些刷牙方式是错误的?
如何正确刷牙?
关于刷牙还需要知道哪些?
“假装刷牙”
中华预防医学会指出:“我国有超过半数的人都达不到有效刷牙”。
1、赶集式刷牙(刷牙时间短)
毎次刷牙匆匆几十秒,就图“打个照面”。有的小伙伴为了赶时间,刷出泡沫来就算完成任务了,整个过程连30秒都不到。
2、伐木式刷牙(楔状缺损)
粗暴的伐木式刷牙,不仅难以清除牙间的食物残渣,久而久之还会损伤牙釉质,同时刺激牙龈。
牙颈部的釉质很薄,如果长时间的横向刷牙可能会造成牙颈部严重磨损,形成牙齿楔状缺损。
3、竖刷式刷牙(撞击牙龈)
“竖刷式”虽然能够避免牙齿的楔状缺损,却很难清洁到牙齿及牙龈交界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口腔内最容易存积食物残渣和细菌的地方,如果不能有效清洁,长期菌斑堆积以及牙石形成,会使牙龈红肿、出血、萎缩,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此外,使用这种方法时牙刷容易撞击牙龈,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敏感。
4、闭嘴自由发挥式刷牙
还有一些小伙伴无所谓横竖,采用“闭嘴自由发挥式”。这种毫无头绪的刷牙,更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且闭嘴刷牙往往更容易忽略牙齿舌侧面的清洁。
正确刷牙
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了一套标准刷牙法——巴氏(Bass)刷牙法。这也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可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
饭后30分钟内刷牙,每次至少3分钟,牙刷宜选择小头软毛的。
▲刷门牙外侧:刷毛应与牙齿、牙龈成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
▲刷门牙内侧: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刷牙齿咬合面: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
▲刷牙齿内侧面: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
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
刷牙时还要注意清理舌头,舌面上许多小的突起乳头,高低不平,极易成为藏匿病菌的温床。再加上舌头自身的黏膜细胞代谢,以及每天不断地空气接触、食物吞咽,都会让它沾染污垢,产生舌苔。
如不注意定期清洗,舌苔上的细菌便会悄悄生活在舌头细缝里,并逐渐侵害到牙齿、牙龈、咽喉,引发口臭,严重者甚至会诱发口腔、呼吸道等疾病。
通常情况下,健康的舌面颜色应是粉红色,且覆盖一层淡淡的白色。如果颜色有变,甚至从淡白色变成了黄褐色,说明舌苔已经非常厚了,必须及时清洁。
每天清洗可将风险降到最低,清洁舌苔可用专门的刮舌器,也可用软毛牙刷清洗。具体方法如下:
▲伸出舌头,从舌面后1/3处开始,从后向前轻刮;
▲不可用力,以免伤害到舌乳头;
▲每刮一次记得用流水漱口,每次刮2~3下即可;
▲如果是用牙刷,应在靠近舌的中间部分,用刷毛轻轻刷洗。
有些小伙伴清洁舌苔时会有恶心、作呕等现象,可能是慢性咽炎、软腭肿胀或增厚、腭垂过长等导致的,在刮舌器、刷毛接触到舌根、软腭、咽壁时,咽反射过于敏感,出现不适。
建议这类人群可先到医院检查确诊,并治疗原发病。如对洗舌反应过于敏感,也可坚持每天进餐后及时漱口,最大程度保证舌面清洁。
刷牙小知识
1、牙膏蘸水刷得更干净?
牙膏遇水容易起泡沫,但泡沫多少与刷牙效果关系不大。
牙膏里含有摩擦剂、芳香剂、起泡材料等主要成分,但它们是靠摩擦来去除牙垢、牙结石,而不是蘸了水以后才能发挥作用。
能否把牙齿刷好,主要看时间跟仔细程度。漱口或蘸水后牙膏容易起泡沫,给人“刷干净了”的错觉,不知不觉就缩短时间,草草了事,其实起不到彻底刷净牙齿的作用。
而且口腔里的唾液完全可以胜任起泡沫的任务,不需要牙膏再蘸水,只是泡沫会起得晚一点。
2、晚上刷过牙,早上就不刷了?
每天清晨和夜间休息前,几乎每个人都会刷牙。但有些小伙伴认为,既然晚上已经刷过牙了,为什么早上还要再刷呢?有必要吗?
牙面清洁后20分钟后即开始形成获得性膜,1小时后开始有细菌附着。牙面经清洁处理后8小时至2天内,细菌迅速生长繁殖,约2天后菌斑开始形成。
所以如果想拥有洁白、健康的牙齿,就要坚持每天早晚刷牙,每隔6-8小时就把牙齿表面的细菌层刷一遍,避免“虫牙”的发生。
来源: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