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部分病例为自限性,无需特别治疗即可自愈,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可发展成为重症流感,少部分患者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历史上,全球曾多次发生流感大流行,导致许多人死亡,如1918-1919的“西班牙大流感”导致至少5000万人死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冬春季,流感特别高发,近期天气转凉,流感进入流行期,所以认识流感、预防流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流感的症状

流感一般起病急,出现发热(38℃以上,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40℃)、畏寒、寒颤、头晕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和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病例伴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面色潮红、结膜充血等,可偶见呕吐、腹泻。

轻症流感症状常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但发热和全身症状更为严重,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也更差。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的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如飞沫、唾液等)传播流感病毒。当患者在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易感人群吸入这些飞沫或与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就可能会感染流感。

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感染者呼吸出来的飞沫当中,一些小的颗粒可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长时间在空气中漂浮。易感人群吸入这些气溶胶也可能会发生感染。

接触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通过手接触口、鼻、眼等器官黏膜,也可能感染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检测

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是流感病毒的主要检测方式,也是流感确诊的“金标准”。病原学检测有四种,分别是:

病毒分离,将起病三天内患者的含漱液或上呼吸道分泌物接种于鸡胚或组织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核酸检测,用普通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直接检测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RNA,该检测方法快速、敏感且特异,因此最为常用;

血清学检查测抗体,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则为阳性;

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起病3日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荧光抗体检测抗原可成阳性。

若出现流感的典型症状,可自行(小孩或老人在亲属的陪同下)前往医院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诊断。

流感的治疗

一般来说,大部分病例无需特别治疗即可自愈,少部分病例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抗病毒药物:对于流感病毒的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Tamiflu)和扎那米韦(Relenza),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需要说明的是,抗病毒药物必须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开始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对症治疗:尽管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流感的关键,但对症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进行适当的休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退热、止痛等治疗。

除了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外,也可采用中医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流感的预防

尽管流感的传染病较强,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预防。

1.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中含有三种或四种(三价或四价)流感病毒株,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疫苗接种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身体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尤为重要。可能有些朋友在接种流感后仍感染了流感,会怀疑疫苗接种的有效性甚至劝说身边的朋友不去接种疫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甲流有接近200种亚型!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会预测可能会发生流行的毒株,然后对相应的毒株生产疫苗,比如我们熟知的3价和4价,也只能对几种亚型进行保护,疫苗能够覆盖的亚型有限,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接种,万一预测准了呢。

2.个人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能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此外,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流感的发生。在流感高发期,家中应叮嘱幼儿多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3.避免接触感染源。接触感染源是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期,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

4.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流感病毒的侵袭。

5.社区防控措施。在流感高发季节,社区防控措施也至关重要。加强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等措施,能有效控制流感的传播。

综上所述,我们应对流感预防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恐慌,科学应对!

来源: 波波医生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