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也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司天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教授 研究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阻肺、哮喘;重性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这些都属于慢病常见范畴。

慢病首先患病率比较高,它是慢性化的,很多病人会携带终生,需要长期用药;这一类疾病很难从根本上完全治愈,对人的危害也比较大,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花费的医疗费用很高,一生需要医疗照顾,经济负担很重。

一、慢病患者为什么会伴有精神障碍?

慢病不仅是躯体的疾病,对心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得了慢性病,可能会害怕、担心、紧张、想得多,心理负担很重,有的时候病情没有那么重,但会想得很重,再严重的可能就会焦虑、抑郁,出现认知损害等精神症状。

慢病会引起脑功能障碍,脑功能紊乱也可能会引起精神问题。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直接对脑功能造成损伤的最常见的慢病,比如脑血管病,初期处于动脉硬化阶段,还没发生脑出血、脑梗塞,能引起脑功能紊乱。大面积的脑梗塞,或者局灶性的脑梗塞后,会引起精神症状;脑出血急性期会导致昏迷、谵妄,恢复期会遗留后遗症,出现各种精神问题。

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梗的病人中,很大比例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或轻或重,重者甚至需要卧床治疗,需要绝对静养,对于病人来说很痛苦,必要需要精神科介入,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和心梗齐头并进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会间接地引起脑功能紊乱;血糖控制不住,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比例也挺高。

我们还曾经在肿瘤病房做过研究,住院的肺癌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也挺高,给予适当的抗抑郁剂治疗,效果显著,情绪得到改善,肿瘤得以改善,可见精神状态对躯体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二、慢病患者伴发精神障碍怎么治疗?

治疗有几个原则。

第一,注重原发病的治疗。精神异常往往是在原来的疾病恶化加重的时候出现,精神症状和原发病往往有共消涨的特点,慢病控制好了,精神症状也会好,慢病控制得不好,精神症状也会加重,所以原发病的治疗很重要。

第二,采用非药物进行干预。非药物干预方法,比如患者有精神症状,有一些焦虑、抑郁,比较轻微,常用的就是心理疗法,主要是疏导治疗,认知心理疗法,进行一些心理支持,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时候还会使用一些生物反馈疗法,对一些轻的症状有效,可以纾解紧张情绪,提高认知水平,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

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没有效果,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治疗幻觉、妄想的药物,经精神科医生诊断评估后处方药物治疗,效果也不错。

三、慢病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家属要关注哪些?

照顾慢病患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病人身体情况的同时,也要注意他的精神状态。

比如多和他接触,多和他聊天,多了解他的情绪情况、心理状态;有没有一些解不开的问题;鼓励他多表达,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可以告诉你,作为家属要时刻关注他的精神状态。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另外通过跟病人多接触,也能了解比如他的记性怎么样,还能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能不能做一些家务等,这样可以掌握得更准确一些。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