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振国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黄宇清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主任医师

多数肺结节通过CT检查基本能够判断其良恶性,主要根据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来判断。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体检发现肺内有结节,医生建议暂时先不用管,定期复查就可以,那么在复查过程中,怎么通过CT来判断这个结节有没有恶变?

一、通过肺结节的增长速度判断良恶性

不同性质的病变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病灶体积增大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倍增时间。

病灶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比如一周之内明显增大,考虑可能是炎性病变;对于实性结节,如病灶长期稳定,超过两年,大小没有变化,考虑是良性病变。

磨玻璃结节是指病灶密度增加的程度相对来说比较轻,表现为云雾状的密度增高影,透过这个病灶可以看到其内走行的血管、支气管影。磨玻璃结节根据里边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结节即使是恶性的,在病灶比较小的时候也呈惰性生长。因此,对于磨玻璃结节随访两年,病灶没有明显变化,也不能排除恶性可能。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磨玻璃结节可见于很多病变,良性病变,比如炎症、水肿、出血,甚至局灶性的纤维化;癌前病变,比如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恶性病变,比如原位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腺癌。

第一次发现肺内磨玻璃结节,过三个月之后再复查,磨玻璃结节影仍然存在,大小、形态没有明显改变,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怀疑是恶性病变,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活检做病理诊断,根据最终的病理诊断决定治疗方案。如果不愿意做活检,可以做PET/CT,PET/CT除了可以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之外,还可以收集病灶的代谢性信息,通过病灶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程度,进一步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在病灶特别小的时候,通过代谢性的信息有时可以发现常规CT不能显示的病灶;可以显示其他地方有没有肿瘤,恶性肿瘤患者通过PET/CT检查可判断是否发生转移。

二、肺结节取活检有哪些方法?

肺内病变活检是指利用各种手段来获得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肺内取活检有很多方法,包括支气管镜下活检;影像导引下活检,比如CT导引下活检、B超导引下活检;术中胸腔镜下活检。

支气管镜下活检,对于发生在肺内、中带的结节或肿块,诊断价值比较高;对于肺外带的结节或肿块,诊断的敏感度明显降低,所以支气管镜下活检最常用于肺内、中带的病变。

CT导引下活检更适合于肺中、外带的病变,对于肺内带的病变也有比较高的价值,相对用得更广泛。

B超导引下的活检,适用于病灶紧邻胸壁或紧贴肺外带的情况。

支气管镜下活检、CT导引下活检,都是微创检查,损伤比较小,一般来说是首选的方法。

三、肺结节在CT导引下怎么取活检?

首先确定肺内病变是否适合CT导引下取活检,病灶越大活检难度越低,也就是越容易取活检。如果病人配合得好,一般来说病灶超过8mm,在CT导引下可以准确地取到病灶组织;小于5mm的病变,一般来说就不太适合了。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根据病灶位置决定CT导引下取活检的体位。病灶相对比较偏前,一般选择仰卧位;病灶相对比较偏后,选择俯卧位。

确定体位后,对病灶区进行常规CT扫描,根据所得的CT图像确定病灶的层面,确定合适的活检层面,确定合适的进针点,以及预定的进针路径。

在预定的皮肤进针点上贴一个金属标记,再次进行CT扫描,确定进针点准确无误后,进行常规消毒,在局麻下进针。第一次进针,一般来说针尖是位于胸壁的软组织之内,不会突破胸膜,这时再次进行CT扫描,确定进针路径、进针方向确实没有问题时,再进一步进针,到达病灶。

如果在第一次CT扫描时,发现进针路径有小偏差,会做一些调整,校正一下进针路径,确定进针路径没问题之后,才会穿破胸膜到达病灶。

到达病灶后还会再次CT扫描,确定针尖确实是在病灶内,然后通过这个针来获取病灶组织。取完病理组织后,还会进行局部的CT扫描,看一下活检之后有没有并发症发生。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