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韩苏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前列腺癌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前列腺癌发病原因还不是太清楚,主要与年龄、环境、种族、遗传、饮食结构、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系。

除了年龄因素,家族史、遗传易感性很重要,比如父亲或者兄弟患有前列腺癌,自身比正常人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概高一倍,与直系家属中患癌的人数正相关。

二、前列腺癌有什么症状?

前列腺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类似,早期基本没有不舒服或因其他常见不适所掩盖。一旦出现症状,如排尿困难或疼痛等,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前列腺在膀胱出口的位置,肿瘤可能会挤压尿道,引起排尿症状,如尿频、排尿不畅,严重的发生尿潴留,要插尿管;有些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肾积水、损伤肾功能。

还有就是肿瘤侵犯引起的症状,如侵犯膀胱可以引起血尿;浸润到直肠,可以引起排便异常。

再有就是远处转移的症状,一个是血行转移,常转移到骨胳(如骨盆、腰椎),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甚至骨折;转移到肺,引起咳嗽咳血等;另一个是淋巴转移,常见盆腔、腹膜后、腹腔、纵隔淋巴结转移。

晚期症状还常见消瘦、乏力、贫血等恶液质表现。

三、如何诊断前列腺癌?

诊断前列腺癌需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体格检查中直肠指诊非常重要,如果摸到前列腺有结节,就提示前列腺肿瘤的可能性,诊断率达到59%到90%。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实验室检查,PSA是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提示前列腺肿瘤的可能性,是个不错的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但是要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炎症、损伤、射精、泌尿道操作等也可以引起PSA升高。

影像学检查,核磁、骨扫描都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

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有很多种,现在用的是TNM分期,T是肿瘤的大小,分为T1、T2、T3、T4期;N是区域淋巴结转移,盆腔没有淋巴结转移,就是N0,有淋巴结转移就是N1;M0是没有远处转移,M1是有远处转移,比如转移到肺、肝、骨骼,TNM分期来判断肿瘤波及的范围。

病理性检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就要靠穿刺或最终的病理切片了。在病理上有个Gleason评分系统将前列腺癌按照腺体组织结构表现进行评级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前列腺癌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代表患者的预后越差,对前列腺癌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前列腺癌怎么治疗?

前列腺癌的治疗因人而异,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最关键的是分期和分级,还有Gleason评分,来选择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年龄大,预期寿命小于10年,即使前列腺癌是T1、T2期,一般选择保守或内分泌治疗,因为恶性度不高,而且年龄又大,不主张手术。

如果患者年轻,预期寿命大于10年,T1、T2期就主张做前列腺癌根治术。T3期采用多学科治疗,包括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对于T4期或已有远处转移了,就不主张手术了,可能选择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靶向等综合性的治疗。

前列腺癌根治术曾经都是开放手术,现在基本是腹腔镜切除,基于腹腔镜的机器人手术应用的也越来越多,属于微创手术。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