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沈晨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了斑块,说明颈动脉已经有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一般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几个期。

一、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哪几期?

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动脉狭窄、动脉闭塞不同病理改变。

颈动脉血管壁有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结构,正常人颈动脉内膜层很光滑,没有任何斑块。但是在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出现动脉内膜损伤、内膜-中膜融合并增厚。内膜-中膜厚度≥1.0mm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期;内膜-中膜厚度≥1.5mm即为斑块形成期,斑块的形成并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直至闭塞。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斑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机制。首先,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动脉血管壁内膜层(内皮细胞组成)损伤并表面不光滑,出现内-中膜融合后增厚。当1.0mm≤内膜-中膜厚度<1.5mm,即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期,第一期。

损伤后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宽,血液中的炎性细胞、脂肪就顺着增宽的间隙沉积于血管壁内并不断触发刺激炎性反应。参与炎性的反应的一种白细胞(巨噬细胞)能“吞噬”血液中的脂肪,成为“泡沫”细胞后坏死、崩解再释放出“脂肪颗粒”,并沉积于血管壁内,使内膜-中膜厚度≥1.5mm时,逐渐形成“斑块”,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二期。

若没有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那么斑块会越长越大,慢慢导致动脉血管的狭窄直至闭塞。临床上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狭窄程度分类为:轻度(小于50%狭窄)、中度(50%-69%狭窄)、重度(70%-99%狭窄),严重者导致血管闭塞。

简单地说,就是从内膜损害到斑块形成,到血管狭窄,再到动脉闭塞,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颈部动脉检查可能发现不同的动脉、不同的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根据超声检查进行筛查。

颈动脉超声检查一旦发现斑块,意味着进入了动脉粥样硬化阶段,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稳定斑块,避免斑块进展过快。

二、颈动脉超声能分辨软斑块和硬斑块吗?

超声可以判断斑块的基本性质。但是需要检查医生对斑块的形态学与声波特征、组织结构与超声反射的声波成像特征进行综合评估,由此来判断斑块的质地是“硬”斑块(钙化斑块),还是软斑块(脂质)。

斑块的成分,除了炎性细胞、脂质,还会有坏死、钙化的组织,钙化多了斑块就会表现得相对“硬一点”。

超声报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描述:低回声或者等回声为主的斑块,表面可以看到点片状或者索条状,或者内部呈点、片状或大部分为强回声,意味着斑块内有不同程度钙化的结构特征。

超声检测如果斑块内部有钙化形成的强回声,也有脂质较多的低回声,或兼有纤维增生等回声的不同结构特征,我们称此类超声检测的斑块为“混合性斑块”。由于斑块表面受血流产生的应力不一样,在危险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具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控制不佳的患者,原来相对“稳定”的斑块也有可能会破裂,形成不稳定的斑块,应该更加关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治疗控制。

单纯的中等回声斑块,质地相对稳定,不软也不硬,且纤维组织成分较多者,斑块相对稳定。斑块表面常有一层纤维帽,纤维帽比较完整的斑块相对稳定。但是如果斑块表面纤维帽不完整,厚薄不均,斑块就相对不稳定。纤维帽破了以后会导致血流向斑块内“灌注”形成溃疡,溃疡的存在将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性危险升高。

斑块表面不规则“坑坑洼洼”,血液当中的红细胞就会沉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会导致脑卒中。如果危险因素控制得很好,血压、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血脂也达标,方方面面都正常,一定时期内也有可能不会发生卒中,或发生脑卒中的风险相对减少。

所以斑块稳定不稳定,跟很多危险因素直接相关,比如血压忽高忽低,容易导致斑块不稳定;血脂升高,就会导致斑块增长,也不稳定;血糖升高也会导致斑块的进程加快或斑块增加、增大等等。

所以应该综合考量,不能简单地认为软的斑块不稳定,硬的斑块就稳定,斑块稳定不稳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三、颈动脉有斑块需要手术去除吗?

是否要手术去掉斑块取决于临床症状。

重度狭窄,血流灌注下降,反复发生脑缺血症状,应该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基础病比较多,外科治疗有风险,可以暂时用内科治疗来稳定斑块。

如果反复发生脑卒中应该切除斑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可以把斑块去除的。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另一种方法是放支架,但不是去除斑块,用支架一撑,使斑块贴到血管壁上,解决血管狭窄的问题,但不可能完全使管腔恢复到正常,有一定的残余狭窄。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手术切除斑块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不控制危险因素,比如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等危险因素持续存在,手术后可能还会再长斑块,所以最根本的是控制好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