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药师
审核:刘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所以“用药”就成为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一件事。
但很多朋友对“用药”这件事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今天就给大家纠正几个常见误区,快来看看吧!
一、误区1:输液好得快,所以病了就直接去输液。
在药物选择上,要遵循这样一个总的原则,即: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为什么?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因为血管是一个密闭系统,输液用的液体虽然看起来很干净,没有杂质,但实际上含有很多微粒,这些微粒大多肉眼看不见,但在显微镜下就会被发现,一旦进入血管,就会终身伴随着血液在体内运行,当它们运行到很细的血管中时,就有可能堵住小血管。
除了微粒,静脉输液中还有内毒素,它是在细菌死亡后,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的。
在输液药品制作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高温杀死细菌,但无法将失活的细菌完全排出,也就无法避免内毒素的产生。而内毒素在人体内就有可能会导致输液反应,比如寒战、发热、躁动等。
输液越多,进入人体的内毒素就越多,发生输液反应的概率就越大。
另外,如果想要在输液液体中加入药品,在掰开安瓿瓶的过程中,一瞬间会产生成千上万个微粒、玻璃碎屑。在掰开的瞬间,会有一部分掉到安瓿瓶中,护士从安瓿瓶中抽出再放到输液液体里,就有可能随着输液进入血管。
这些微粒十分锋利,它们会在我们的血管中走一路划一路,有可能就把血管划得遍体鳞伤。
因此,如果吃药、打针能解决问题,就不要去输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二、误区2:除了头孢,吃其他药物时可以喝酒。
众所周知,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这是因为喝酒之后,酒精在肝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会变成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酸,最后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如果喝酒前后服用含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就会导致乙醛不能变为乙酸,使乙醛蓄积在体内,从而引发呼吸困难、心悸、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休克、呼吸抑制、急性心衰。
除了头孢,还有很多药物含有与双硫仑相似的结构。比如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比如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替硝唑;比如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喝酒,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药物,喝酒也会有影响。比如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饮酒,会增加肝损伤、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比如服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期间饮酒,可能导致呼吸抑制。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群来说,很难分清哪些药物可能与酒精产生影响。所以吃任何药物时都不要喝酒,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误区3:说明书上不良反应越多,这个药就越不安全。
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量、用法之下,产生意外的反应或者和治疗无关的反应,被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
而药品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只要出现过不良反应,哪怕几千、几万人中出现几例,也都要写在说明书上。不良反应写得越多,说明这个药品研究的病例数越多,研究的时间越长,医生了解得越充分。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所以写到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并不代表在你身上都会发生,有的发生率很低。
如果服用某个药物,出现了某个症状,正好药品说明书上写着,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那我们不用慌张,把具体情况详细的告诉医生,医生会做出相应的处理。
如果说明书上什么都没写,说明这个药可能基础研究比较少,或试验的人群比较小,可能还没有出现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又或者有患者出现过不良反应,但没有详细地收集和评判,所以就没有写在说明书上。
因此,药品说明书上写的不良反应越多,往往说明这个药的研究充分、风险可控,可能相对来说,反而更安全一些。
那些说明书上标明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品,安全性反而是未知的,必须要小心应对。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