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北芪,二人抬,锦黄芪

功能 | 补中益气,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2003年人人谈典色变,那时黄芪派上了用场,就是从那时起,黄芪也在我的脑海里扎下根。也在那个时期,黄芪居然在市面上脱销,一时间,天下“芪”贵,似乎非黄芪无以御非典。而我也因手中无芪而失望很久。黄芪成了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灵丹妙药。

随着非典的隐退,“黄芪热”淡了,而我的心中,黄芪依然是“万能之物”。

一串串的,像一串串铃铛,在风中轻轻地摇曳,却听不到叮当的声音。这就是黄芪的花,只看见花儿怒放时的欢畅场面。黄芪是草木中的精灵鬼,早不开,晚不开,雨来花就开,如同遇到了喜事,见到雨点就开心,黄灿灿地就开了一地。黄芪是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林缘、灌丛或疏林下,山坡草地或草甸都可安家,也从不挑剔生长环境,长白山地域正适合它的生长,长白山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有利植物生长,又是黄芪葱郁生长之源。同时,又因黄芪大多盛产北方长白山地区,故这里的黄芪又称之为北芪,是正品黄芪,其药性优于南方产黄芪。它的诸多优势,使它成为珍贵的药材,成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翻看资料,在清朝刘建封踏查长白山后写下的《长白山江冈志略》中对黄芪就有记载。黄芪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的根入药,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它的味道甘苦,它的品性微温。粗壮的黄芪一直以来就这样滋养了长白山下的子民。黄芪根可以提气,黄芪花能代茶健心脑,黄芪籽可养颜而人不老。黄芪的花和籽均可作为保健药使用。两千多年前,黄芪的药用价值就被人类认可并使用了。黄芪中含皂苷、蔗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然而古人并不知道,但是,却知道它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还有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功效。唐朝王维诗中有记载:“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诗中王孙即黄芪,而诗人借用王孙比喻朋友,足可见,黄芪在诗人心中的位置,也可见黄芪在古代的重要性。

春天,它埋在绿油油的青草之中,在这个季节里,想看一看它的“相貌”,犹如“海里捞针”“竹篮打水”。夏天,它的“小细胳膊”开始“伸展运动”了。这个季节里,再想看看它的“容貌”,还是得花点儿力气,像“排地雷”一样地寻找,才有可能荣幸地,一览夏季黄芪的“芳容”。秋天,才能轻松看到野生黄芪娇媚的“尊容”。

黄芪能治疑难杂症,古籍中多有记载。清代医学家许叔夏精通医理,为官江苏时,幕僚王姓亲属从远方来,突患水肿,大小便不通,病势危急,请许名医往诊。见其浮肿,面色萎黄,遂诊断为虚症,并开出药方:黄芪与糯米同煎,煎成一大碗,用小勺频频呷服。服用半碗,病人气喘稍平,服完整碗,小便即通,随之浮肿渐消。随后,继续服用两月,病情痊愈。之后,许叔夏医嘱患者:“病恐次年复发,返乡后,以药食将息。”可是,患者并未听医嘱,次年果然又发病。当地医生竟谴责许叔夏此药方之非,还说患者不死是万幸,便投用除湿猛剂,结果,服用不久,患者气息已绝。当要将“死者”收柩盖棺时,其妻见患者两眼微动,呼亲朋来看,果然还有气息,于是,想起许叔夏医嘱,熬黄芪糯米水灌救,灌至满口,未见下咽,稍过一会儿,患者睁眼,药物随即咽下,又过一会儿,患者醒来。

黄芪药性中性,偏于中庸,历朝历代,对黄芪都比较偏爱。病者借助药性疗病,非病者借用药理强健体魄。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攻下沈阳之后准备乘胜追击,进攻辽阳,不料许多部下出现了下肢水肿,体力虚弱等现象,经诊断是两虚之症,需黄芪入药。军中却没有大量的黄芪提供,赫图阿拉的居民听说之后,便纷纷把家里的黄芪捐献出来,士兵连服几次之后都痊愈了,努尔哈赤重整旗鼓,攻克辽阳。

摄政王多尔衮在攻打山海关的时候,部队也遇到泄泻体虚的情况,经弟弟多铎提醒,迅速用黄芪煎汤给病卒服用,果然药到病除。多尔衮见黄芪有如此妙用,便在军中广泛推荐,有病者医病,无病者饮黄芪水,强身健体。

黄芪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古代便被频繁地使用,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在服用黄芪,而近代也有不少名人与黄芪结下了不解之缘。洋气十足的著名学者胡适受国外西医影响颇深,对中药不信任,还有成见,而他在1920年秋天患上糖尿肾病,服用很多西药不见好转,在被告知无药可治时,问诊著名中医陆仲安先生,一剂药方,以黄芪为主药,竟然医好了困惑很久的顽疾。时隔不久,胡适先生朋友的弟弟身患水肿,肿至肚腹以上,双眼不睁,众医无策,这时,陆名医用黄芪下药,不出百日,便痊愈。此后,胡适先生对黄芪便有了更新的认识,每每疲惫,便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每次上讲台前,呷几口黄芪水,精力倍增,声如洪钟。胡适先生深得黄芪之药性,尔后如获至宝,纷纷传递朋友受用。

随着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黄芪的地位也被百姓重视。然而,黄芪的养生保健功效主入脾肺两经,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补血活血等功效。此方在医学界经过反复实践,黄芪不仅是王牌补药,更是强健身体的佳品。所以,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每天用十克左右黄芪,开水泡后代茶饮用,可身体强壮,且说话底气也铿锵有力。另外,在烧肉、烧鸡、烧鸭中放入一些黄芪、当归,可补气养血,效果自然一食见分晓。

黄芪和人参都有补气之功效,但两者有一定区别。虽然黄芪的“名望”不如人参。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人参的传说故事,为人参歌功颂德。黄芪却是一个“丑小鸭”,没有人为它编太多的故事,也没有人为它写传说,更没有人参的那样“待遇”。其实,野生黄芪的药性与人参的药性可谓是“平起平坐”。人参是大补元气的,黄芪是补中气的,药劲较缓,常用方能见效。但两者结合,却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黄芪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效果显著,还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也正是黄芪有此药性,非典期间才成为众星捧月之物。黄芪的药效与人参的药效等同,但价格却相对便宜。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黄芪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可观。也像人参一样被人们熟知,也可以制作出很多黄芪类的品牌,让昔日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服用黄芪纵然副作用极低,但是,是药三分毒,且对人还有禁忌。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春天时普通人不宜吃黄芪。人无完人,物也如此,黄芪看似万能,其实也有软肋。正如人也有缺点一样。而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

由此可见,黄芪之功效,借助其他中草药,更能发挥极致。譬如人生之路,一人前行是孤独的,几人成行便有了团队的价值,这样,克服了弱项,相互补拙,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才是又一派气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 陈凤华

来源: 陈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