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钟,能做什么?
可以是“一首歌”“一站地铁”
可以是“拿个外卖”
还可以是学习一个急救知识点
4分钟不长,关键时刻却能救命
2023年11月20日
第10个“中国心梗救治日”
1120代表着2个“120”——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今年的“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是“心梗拨打120 胸痛中心快救命”。为普及心梗救治知识,加强公众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应急能力,11月20日下午,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组织急诊科、心血管内科专家及医务社工、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生志愿者在南门港湾开展“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急救赋能公益课堂暨第10个“中国心梗救治日”科普活动,为市民普及心梗知识和义诊活动。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陈庆青主持活动
心梗拨打120 胸痛中心快救命
活动现场,来自心血管内科王红霞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等,向群众普及心梗及心血管疾病急救防治常识、心梗如何自我识别、常见症状以及如何快速正确拨打120,提醒大家牢记“两个120”:“有胸痛,我要拨打120”、“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急诊科副主任陈庆青、CCU护士长倪雨花以通过理论讲授、实操练习的形式为大家讲解了院前急救的流程,心肺复苏术、体外除颤仪(AED)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将专业急救知识化为引人入胜的互动课堂,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黄金时间”有效急救的重要性,掌握高质量应急救护的基本技能。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化学胜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
急救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学员们争先恐后举手抢答,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现场,医务人员一对一指导居民学习心肺复苏,如怎样判断意识、判断呼吸、清除异物、按压定位、按压手势、姿势、深度、频率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
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向市民发放科普知识手册。
市民陈大伯表示,“今天学到很多急救技能,真的是太有意义,太重要了。以前只知道在家等120,今天知道要根据情况自己先判断,必要时就地急救。我要把今天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别人!”
南门居委会书记汤惠琴表示,“今天的活动非常好,特别是医生手把手教居民操作,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让更多人知道。”
“让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通过一个学员普及一个家庭,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庆青说。
通过本次科普活动,切实提高了公众的应急救护能力。医院将聚焦更多的社区和学校开设急救赋能公益课堂,普及急救知识,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科技志愿服务是中国康复医学会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全方位、多维度、多主题的康复科技志愿服务(如科技培训、健康科普宣讲、义诊、康复医学与健康促进基地开放日等),注重开展走进县、乡、基层医疗机构等开展康复科技志愿服务,弘扬科学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高。
供稿:黄艳(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
来源: 康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