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同时也是孟冬的第二个节气。《三礼义宗》曰:“小雪为中者,气叙转寒,雨变成雪,故以小雪为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又由于“地寒未甚”,所以雪量不大,地面无法形成积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太阳运行至黄经240度时,即为小雪,属于农历十月中气。从公历11月22日前后开始,每五日为一候,小雪共有三候:

小雪初五日,初候虹藏不见。《礼记·月令》曰:“季春之月,虹始见,孟冬之月,虹藏不见。”冬天的空气寒冷而干燥,水分不足,不再有雨,于是彩虹很难出现。

小雪又五日,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气转寒,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二气之间并不相互交通,阳气衰败而由阴气主导。

小雪后五日,三候闭塞而成冬。阴阳不通,导致天地闭塞,万物失去生机,进而转入严寒萧条的冬天。

瑞雪初盈尺

小雪节气期间,人们也会占验天气和农事。瑞雪兆丰年,霜重见晴天。小雪节气以后的降雪是应时的雪,俗称“瑞雪”。瑞雪有利于粮食丰收,令人倍感欣喜与期待。民间也有“小雪雪满天,来年定丰年”“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的说法,可见雪对于庄稼有着实在的好处。据《农政全书·占候》记载:十月之内若有雷,主灾疫,谚云“十月雷,人死用耙推”;如果有雾,俗称“沫露”,主来年水大,谚云:“十月沫露塘瀊,十一月沫露塘干”。据民间传说,农历十月十六日是寒婆婆的生日(或是打柴的日子),老百姓有以这天天气好坏来推断整个冬季天气情况的习俗:

寒婆婆是鲁班的母亲,农历十月十六日冻死后成了神仙,玉皇大帝因其冻死于严冬,称她为寒婆婆,并命她掌管冬季气候,特地恩准她在离开人世的这一天,下凡去备足冬天取暖的柴火。所以,如果天气晴好,寒婆婆就上山打柴,有柴取暖那么整个冬季就雨雪不断;如果下雨下雪,寒婆婆怕冷不敢出门打柴,她就会多安排些晴天,整个冬季也就不太冷了。

虽已入冬令,但天气并不十分寒冷,一些果树会开二次花,呈现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民众便称这种天气为“小阳春”。明暖,有桃李生华者,俗谓之“小阳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占候》也说:“冬初和暖,谓之十月小春,又谓之晒糯谷天。”

由于地广物博,立冬时节的中原地区正处在秋收的扫尾阶段。《四民月令》记载,十月的农事是“趣纳禾稼,毋或在野”,就是说人们要及时收获庄稼,不要把庄稼留在田里。据《礼记·月令》记载,孟冬十月,天子会派官员巡视,让人们把露天堆放的禾稼、柴草全部收藏起来,如果到了十一月,农作物还不入库的话,旁人就可以将其取走,不会被责罚。

在东北地区,小雪时节是进山打猎的好时候。清代姚元之有一首《辽阳杂咏》诗,写道:

辽阳壮士气昂藏,北山杀虎如杀羊。

传来小雪明朝是,检点长竿白蜡枪。

将军岁以小雪后出围,每岁例进两虎。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在传统农作区域,人们的活动由户外逐渐转移到室内,进入“猫冬”的状态。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打破以往的猫冬习惯,利用冬闲时间大搞农副业生产,因地制宜进行冬季积肥、造肥、柳编和草编等活动。

冬日则饮汤

小雪节气以后,西北风比较多,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易感受寒邪而生病。这个时间段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东西,更容易助长体内火气,所以寒冬季节,应多吃白萝卜、白菜等当季食物,能清火、降气、消食。

从立冬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腌制一些蔬菜以应过冬之需,只是每个地方选择的时间点并不相同。宋代诗人梅尧臣有《寒菜》诗曰:

畦蔬收莫晚,圃吏已能使。根脆土将冻,叶萎霜渐浓。

不应虚匕筹,还得间庖饔。旨蓄诗人咏,从来用御冬。

华东江浙一带会在小雪时节腌寒菜,清代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了这个习俗:“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腌寒菜要一只一人高的大缸,缸里铺一层青菜、码一层盐,装到满满一缸了,人站上去踩实。等压实了,再抬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上面,“寒菜”就算腌好了。小雪过后,河南人也腌“寒菜”。

小雪前后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刨汤”指的是刚刚宰杀的猪,过开水煺毛,趁着肉还没变成僵硬的肉块前,即烹制做成各种美味的鲜肉大餐,也叫“杀年猪”。这头猪是自己家为过年时吃的,有的杀猪匠还会看“彩头”,从赶猪出栏开始,一直到猪断气,通过猪的反应、猪血的颜色和流法、猪断气前的各种细节来占卜主人家明年的运道。杀年猪要请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吃喝玩乐,热情的主人一般还要给来的客人送一刀肉。小雪前后吃刨汤,是寒冬里的一道大餐,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台湾中南部地区则是晒鱼干以过冬。乌鱼、旗鱼、鲨鱼等在小雪前后游到台湾海峡,渔民捕捞后开始晾晒,储存过冬的食物。

下元多祭祀

下元节是水官大帝—大禹的诞生日,相传当天禹会下凡人间为民解厄,所以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着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以求平安,因此又称“消灾日”。道教弟子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而道观会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福建莆田一带,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农作物平安过冬。福建漳州旧俗为焚香点烛,以祭“三官大帝”,并在大厅前悬挂三盏玻璃宫灯,名之为“三界公灯”。“斋三官”的风俗在江苏常州的农家一直传承,主要是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做斋,有农谚云:“十月半,牵砻做团斋三官”。

在民间,下元节工匠们会祭炉神—太上老君。清代孙嘉淦《重修炉神庵老君殿碑记》云:“老君之为炉神。于史传无所考,予尝揆以意,或世传道家丹灶,可铅汞致黄白故云尔,抑亦别有据耶?吾山右之贾于京者,多业铜、铁、锡、炭诸货。以其有资于炉也,相沿尸祝炉神。”也就是说,太上老君为炉神于史料无考,作者推测是因为道士的炼丹炉能使铅汞变金银,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又很是出名,所以使用火炉的铜铁锡等匠人尊其为炉神。

民间信奉的还有一位女性炉神——李娥,也被称为“炉神姑”。民间传说:李娥的父亲在三国时期为铁官,为东吴打造兵器,一次,炼金竭炉而铁水不出。当时东吴刚建立,法令甚严,诸耗折官物十万,即坐斩。李娥的父亲耗损的量大于十万,十五岁的李娥很痛心,于是投身于炉中,只见铁水溢出炉口,李娥的鞋子浮出而身体已经熔化。为了纪念这位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姑娘,人们尊称她为“炉神姑”,并为她建庙宇、塑神像,以示怀念。

下元节一般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圆的日子,人们会进行祭祖活动:在月亮出来的时候,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上厅,然后摆好香炉、供品等,开始祭祀亡灵,祈求保佑。山东邹县民间,下元节要专门设宴祭祀祖先。

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潮汕民间信仰中“五谷母”的神诞日,五谷母又称五谷大帝、五谷爷,“母”并不是指性别,而是指其“创造”了粮食。民间供奉的“五谷母”像多为神农氏,因其教人种五谷,被奉为五谷神。潮汕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正是早晚稻收成的时候,所以一般选择这两个日子进行拜祭。五谷神在每个家庭平常没有神位,拜祭时有的设在饭桌上,有的设于米缸前,有的直接在收割完的田地里,农民用米筒装满白米,筒口封上红纸,供插香烛用,便算是“五谷母”炉,焚香拜祭时用“五谷丰登,米粮充足”的祷祝来答谢五谷神。

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家打糍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称“做完冬”。也有些乡村打醮祀神,请亲友看戏,捉傀儡。而在福建宁化,下元节要前往佛庙烧香,农家普遍要打糍粑分送亲友,做些红烧肉等菜肴下酒,作为过节家宴。

作者简介: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郑艳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俗学博士,主要从事民间文学与文化研究

来源: 智惠农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