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守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王宁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据统计,全世界一共有3000万左右耳聋的孩子,其中我国小儿耳聋的患者大约有80-100万左右。

一、引起小儿耳聋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耳聋的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我们要看这个孩子是先天性耳聋,还是后天性耳聋。

如果是先天性耳聋,又可以分为遗传性耳聋和非遗传性耳聋。

其中遗传性耳聋的原因也很复杂。如果病变部位导致的是耳蜗失去功能了,那可能他出现的就是遗传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种耳聋在遗传性耳聋里面是最常见的。如果发病部位是在中耳,那它可能引起的就是遗传性的传导性听力损失。

对于非遗传性的先天性耳聋来说,也可以由多种因素造成,比如母亲孕期感染风疹、梅毒,或者使用耳毒性药物等等。另外,早产、难产、新生儿窒息、产伤等因素,也都可以造成非遗传性的先天性耳聋。

那么小儿耳聋还有后天性的,比如得了感冒,或者用药不当引起了药物性耳聋。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种药物性耳聋越来越少了,但是在以前是非常常见的。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小孩得了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耳炎当中是最常见的,它的发病人群基本上都是四五岁左右的孩子。或者是放炮等噪声引起的耳聋,当然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一般不会导致孩子完全听不见,就是不会造成极重度的耳聋。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总体来讲,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最常见的还是遗传性的。药物性的,或者是小孩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都可以造成小儿耳聋,它们是不同性质的、不同程度的。

二、哪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小儿耳聋?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那么哪些药物可以导致孩子耳聋呢?

在目前能被大家认识到的,也就是说非常明确的一类药物就是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在二十多年以前,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普遍,主要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等。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尤其是链霉素,链霉素是一种很好的药物,以前是用来抗结核治疗的。那个时候经常会联合使用链霉素和青霉素,这是最糟糕的,青霉素不是耳毒性药物,但链霉素是耳毒性药物,这个青、链霉素一用,很多孩子就耳聋了。

孩子越小,越容易中毒,比如新生儿使用链霉素,他可能更容易出现耳聋。假如这个孩子三岁、五岁以后,可能会稍微好一点。

另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和遗传有关。比如两个孩子都用了一支庆大霉素,可能一个孩子会耳聋,而另外一个孩子不会耳聋。如果这个孩子的家族中,有曾经因为药物导致听力下降的病人或长辈,那么这个孩子就一定不要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

另外一类药物是抗疟疾的药物,有一些喹啉类的抗疟疾药物具有耳毒性。这种抗疟疾的药物使用不太普遍,所以可能有的家长都没有见过,但有些地方是有的。

还有一些药物就是水杨酸制剂,它是解热镇痛药,也有的孩子对这种药物非常敏感。另外还有一些抗肿瘤的药物也可能会有耳毒性。

当然,后面提到的这几种都不是常见的,实际上容易导致小儿耳聋的药物,还是那种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而且这种药物性的耳聋是不可逆的。

如果孩子稍微大一点,用了一支耳毒性药物之后出现耳鸣了,他能跟家长或医生描述出来,就要马上停止使用这种药物。如果孩子太小,比如一岁之内的婴儿,还不会描述自己有耳鸣,那么他可能直接出现的就是耳聋,这种情况是很糟糕的。

三、治疗小儿耳聋的方法有哪些?

我们根据小儿耳聋的不同性质,不同的发病部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如中耳炎会引起小儿耳聋,那么积极治疗中耳炎就可以了。

如果是先天性的外耳、中耳畸形,那种孩子从出生就没有耳朵,这种情况导致的都是传导性的听力损失,小的时候可以佩戴那种骨导的助听器。

到了比如六岁、八岁的时候,可以手术矫正,也可以进行外耳道鼓室的成形,就是一般的这种听力重建手术就可以改善他的听力。

对于更严重的耳畸形的孩子,可以做人工中耳,就是振动声桥,或者巴哈、骨桥,这种人工听觉的植入。

如果这个孩子是感音神经性的听力损失,药物或者是腮腺炎、脑膜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比如中度的、轻度的,配助听器就可以了,如果是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人工耳蜗植入。

应该来说,自从有了人工耳蜗,使以前很多极重度耳聋的孩子回到了有声的世界,并且回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场合,可以不影响他的学习,不影响他的社交。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