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
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走进老人的房间,或坐在老年人身边
总能闻到一股很特殊的气味
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比如说婴儿自带“奶香味”,青春期女性的“体香”,而与之相对的便是老年人身上的“老人味”。那么人老了身上有味道是因为不讲卫生吗?其实还真不是。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老人味”是怎么来的?
“老人味”反映出身体的哪些问题?
如何减轻“老人味”?
“老人味”
老人味,是指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可能出现的特殊体味。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加龄臭”。这个词汇最早来源于日本,是对中高龄人群特有体味的一种描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表面的化学物质会发生某种变化,进而会导致我们的体味发生改变。
2012年,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让评估者通过闻人体气味的方法来辨别参与者的年龄。
试验开始之前,研究人员先找来了三组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每组有12~16人。三组分别为年轻人(20-30岁)、中年人(45-55岁)和老年人(75-95岁)。
为了收集他们身上特有的气味,每位参与者都被要求穿着带有腋下垫的、无气味的T恤睡五个晚上。
五天之后,再将带有气味的腋下垫装进玻璃罐中,让由41位年轻人组成的评估团通过鼻子闻气味的方法来分辨每种气味样品的供体年龄。
结果发现:
评估者很难分辨出年轻人和中年人之间的气味差异,但却能轻轻松松判断出哪一罐里的气味来源于上了年纪的人。如此看来,老年人身上的确存在某种特殊的气味。
当人年龄大了,活动能力减退,代谢后的角质垃圾逐渐累积,细菌分解时会产生壬烯醛类化合物,其中较高浓度的2-壬烯醛的气味,是年长者体味不好闻的来源。
2-壬烯醛来自ω-7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会产生更多的ω-7不饱和脂肪酸,也就会产生更多有气味的2-壬烯醛。
“老人味”的疾病信号
除了自然衰老可能带来的特殊体味,老年人患某些疾病时,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等同样会产生特殊气味:
• 老人的牙口通常不好,烂牙、缺牙比较多,口臭屡见不鲜;
• 患有老慢支、肺气肿的病人经常咳嗽咯痰,伴有一股痰臭味;
• 老年性关节炎,搽药油、贴膏药,带来浓郁的药膏味道。
可以详细比照↓↓
1、烂苹果味:提示糖尿病
当一个人血糖超标、未加控制时,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就会产生酮体,并发出一种酸酸的烂苹果味道。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教授就曾经通过气味诊断出一个糖尿病患者,一开口就散出一股“烂苹果味”,检查血糖后发现已经严重超标了。所以,如果体型偏胖的人突然消瘦,并且口中常有像烂苹果样的气味,一定要去查查血糖。
2、酸臭味:提示消化疾病
当口中出现酸臭味,可能是身体提示患有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如:幽门狭窄梗阻可使口腔中散发酸腐味;反流性食管炎或胃病引起的病理性口臭往往由长期慢性呕吐所致。
不过这些味道也会随着消化系统问题的解决而消失。
3、尿臊味:提示肾病严重
尿臊味常见于严重的肾脏病患者,他们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的废物不能正常排泄出去,体内的代谢物潴留,病人的呼吸中会出现特殊的尿味或者氨的气味。
4、腐败味:提示上呼吸道疾病
上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产生味道,例如鼻窦炎、咽喉炎和扁桃体炎。因为这些患者会因为发炎分泌出大量的黏液,这些黏液含大量的蛋白质,除一部分形成鼻涕排出体外之外,剩下的最终会被咽下,部分可能会黏附于舌根或者口咽部,因为腐败而产生味道。
如何减轻“老人味”
虽然“老人味”没法清除,但是也有办法使其淡化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极大化地降低2-壬烯醛的水平。
1、明确味道产生的原因
前文我们说过“老人味”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因此要减轻“老人味”,首先要判断味道产生的原因。如果是慢性疾病造成的,就要先治疗好原发疾病。
2、勤擦洗,保持个人卫生
虽然壬烯醛不溶于水,清洗不能完全去除“老年味”,但是沐浴露、香皂等含有去除体味的成分,可以让不愉快的味道变淡一些。
平时要经常清洗晾晒床单、被褥、枕巾、衣物等,能清除沾染上的身体异味。用温和的洗衣液,不要用洗衣粉。
很多老人因为年龄增大,活动不便,所以无论是个人卫生还是房间卫生打扫并不及时,所以无形中加重了“老年味”,作为子女,定期帮助老人进行个人及房间卫生的清理很重要。
3、饮食清淡,清洁口腔
老年人要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大鱼大肉,忌烟酒。因为肉类会令身体脂肪氧化,加重异味。建议日常饮食多清淡,可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蔬果,如甜椒、芥蓝、红苋菜、西红柿等,以及杏仁等坚果类,利于身体代谢、抗氧化。
每餐后,可以用盐水漱口或刷牙,不仅能清除口腔异味,而且对保护牙齿健康也很有利。戴假牙的老人最好每餐后都摘下刷洗,每晚都把它放在专业清洁水里浸泡。
4、室内勤通风,避免味道残留
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排泄物气味也重。而且一些老人由于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常年服药,屋子里也难免会有药味。
因此开窗换气很重要,尤其是早上起床后。但是,重雾霾天不要开窗。
来源: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