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长出一块肉,不痛不痒没有在意,但发现它却在慢慢长大,这有可能是翼状胬肉。

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的一种赘生组织,因像昆虫的“翅膀”而得名“翼状胬肉”。翼状胬肉用肉眼即可识别,具有明显的头部、颈部、体部形态特征。

翼状胬肉的危害

翼状胬肉在早期生长时一般会无痛无痒,无明显症状,所以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侵入角膜及甚至覆盖瞳孔而严重影响视力,甚至有致盲风险。

翼状胬肉的高发人群

翼状胬肉常见于户外工作者,渔民、农民、海员、电焊工等为翼状胬肉的高发人群。由于长期处于室外,可能与紫外线以及空气中的风尘、烟雾、化学物质等因素的慢性刺激有关。

翼状胬肉的治疗方式

目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当翼状胬肉较小且长期稳定或发展相对缓慢,可以暂时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但如果翼状胬肉越长越大,眼部出现干涩、充血、流泪、刺痛等不适症状,甚至引起角膜散光、遮盖瞳孔,影响视力时,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温馨提示,翼状胬肉在早期生长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的感觉,但在生长过程中会不知不觉中侵蚀我们的视力,如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以免对视力造成损害。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