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东南部,有一座海平面下95米至海平面下76米的沙漠植物园,是全世界唯一一座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植物园。1975年,经过规划设计,在已营建的大面积人工固沙灌木林中划地筹备建设的新疆第一座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用以更好地引种收集干旱荒漠区的各类植物,并对它们进行繁殖培育,更好的防沙治沙。

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严重缺水,年平均降水量16.4毫米,蒸发量却达到3000毫米。这里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温差极大,能存活的植物少之又少。沙漠里建植物园,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风沙特点,50年来,四代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人接续奋斗,累计引种植物800多种,有700多种荒漠植物驯化成功,占到我国荒漠种子植物区系的60%左右。眼下,该植物园保存荒漠植物500多种,其中荒漠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近150种,已建立常温和低温种质资源库,长期有效保存荒漠植物种质资源600余种、3500余份。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沙漠植物园,引种保存的大量中亚独特的植物区系和珍稀荒漠植物,对中国荒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园里的植物,抗风沙、耐干旱、耐贫瘠、耐沙埋是他们的突出特性。同时,每个植物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植物园里沙拐枣,它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在沙地水分条件好时,一年就能长高两三米。正是因为有了它固定流沙,才有了这个植物园,沙拐枣功不可没。

如今,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遍布各类植物,把沙地牢牢抓在根系之下。沙治住了,这里逐渐变成适宜生活的地方,站在植物园内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周边种起了葡萄,还有当地居民搬迁过来生活。

沙漠植物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开发引种栽培成功的荒漠植物资源,为防风治沙工作提供了支持,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栽种的全部是吐鲁番沙漠植物园选育出的抗逆‘明星植物’,这里的梭梭的冠幅达到四五米,有效阻挡了风沙对公路的侵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在2005年完成了436公里的全线绿化,防沙林带为沙漠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开发引种栽培成功的荒漠植物资源,在生态修复等方面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配合塔河中下游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组成员先后在新疆生产建设33团建立了实验室,为项目提供了64种植物种子,提供沙拐枣、梭梭、柽柳等苗木15万株,应用推广面积达2241 公顷。

如今,越来越多的在荒漠中生长的植物来到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经过科研人员的选育后,将从这里走向中国北方治沙防沙前沿。

审核专家:杨汝荣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来源: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