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家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方保民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很多慢支患者由于喘憋不愿意活动,越不活动呼吸肌会少,或者不使用它,呼吸肌也会变得僵硬,对呼吸非常不利。另外心脏和肺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心功能也一样跟不上,就会加重呼吸困难。

适当运动,一方面让呼吸肌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运动跟上之后,心脏负荷会减轻,心脏的回血量会跟着有节奏地进行,减轻肺的灌注量。

适当运动,交感神经是兴奋的,气管中的分泌物就会变得不那么黏稠,对痰液有稀释的作用,痰液容易咳出来。患者通过运动还会产生愉悦的心情,精神不会那么压抑。

所以对慢支患者来讲,主张适度活动和运动。

一、慢支患者运动要遵循什么原则?

对慢支患者来讲,活动过程中一定注意不可过度,遵循低耗能、低耗氧的原则。

慢支患者活动的时候以慢、缓为主,像打太极拳一样,这样对耗氧量比较好掌控一些。如果感觉到出现喘憋,感觉到呼吸稍微有点不适了,应该控制活动量,不要再去加大训练量了,这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主观症状。

如果锻炼到气喘吁吁的程度,气流速度不好控制了,会对气管壁产生损伤,气管壁这个时候很敏感,容易出现咳嗽,加重症状。

二、慢支患者做哪些运动有助于康复?

一是增加胸扩活动度的运动,包括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可以促进胸式呼吸肌的康复。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不缺氧状态下的运动,活动环境、活动节奏中促进氧摄入的运动,比如步行训练就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活动的时候不能感觉喘憋,喘憋说明体内已经缺氧了,就要进入无氧酵解的过程了。

慢支患者做这些运动,需要做一些相应的检测和评估,做心肺运动功能试验,看适不适合,能做多大的运动量,对运动做出预判和规划。

三、慢支患者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吗?

力量性训练主要是针对呼吸功能和四肢躯干的活动,四肢和躯干不活动肌肉就会萎缩,想要维持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功能,就要训练肌肉。进行力量训练同时会刺激呼吸功能,要求呼吸功能能跟上。

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力量性训练是完全需要的,但力量性训练要有度,不要出现喘憋或者咳嗽,上气不接下气的症状,主张缓慢为主。

下面介绍几个慢支患者在家也可以进行的锻炼动作。

第一就是上肢的力量训练。双上肢外展,锻炼上肢肌肉;屈肘动作,可以交替进行,也可以双臂一起进行。交替进行的时候,不仅可以锻炼力量,也可以锻炼上肢的协调性。可以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当做哑铃一样使用。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进行完上肢训练,也可以锻炼一下下肢,在坐位下进行,伸直腿,可以很好地锻炼股四头肌,可以两条腿交替进行。之后可以进行踝泵运动,就是勾脚和绷脚尖,可以充分锻炼小腿的肌群,锻炼下肢的协调性,可以双脚交替进行,像打节拍一样。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每个动作需要做多少组?上肢外展、屈肘、踢腿的动作,每次进行15次左右就可以了;踝泵运动,运动量是比较小的,可以进行20-30次。具体数量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来进行,每天进行2-3组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支患者一定要有计划,没有计划可能会让人措手不及,容易慌张,增加无效的活动量,增加耗氧量。在这个计划过程中要设计路线,哪个先,哪个后,注意节奏,尽量减少耗氧量。再一个就是感觉开始出现喘憋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休息,休息好了再进行。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