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秉承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弘扬传承的理念,中国自动化学会于2015年特别打造“口述历史”系列访谈栏目,走访学会和自动化学科发展息息相关的老一辈科学家,探寻心灵深处的记忆,记录心路历程的点滴,为当代自动化领域科技工作者了解历史、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宝贵科学思想和精神财富提供有益借鉴。

本期学会采访的是黄瑞松院士。黄瑞松,我国飞航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第八届、九届常务理事,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总体部主任、三院科技委主任、三院副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飞航导弹武器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历任多型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总指挥等职务,为中国飞航导弹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了我国飞航仿真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和推动CAD/CAM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对导弹研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深入研究高超技术,对高超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图1 黄瑞松院士接受中国自动化学会采访

(从左至右分别是:吕爱英、王坛、张楠、黄瑞松、叩颖)

一、战乱年代,点燃从军报国梦

黄瑞松1938年7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和桥镇西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宜兴位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环境优渥、历史悠久,其中的和桥镇更是宜兴四大镇之一,曾是“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的繁华商埠。西锄村地处滆湖之滨,长达50公里的河道纵横交错。黄瑞松的家,就地处这条河的边上。

1938年,是日本发动侵华全面战争的第二年,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第二年,这风景如画的家乡,不可避免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遭受了日军的烧杀抢掠。

回想起学生时代经历的黄瑞松,印象最深的便是黑压压的碉堡和明晃晃的刺刀。地处滆湖湖畔的西锄村随着宜兴的陷落,一度成为中日军队交战的前线。日寇的碉堡就在黄瑞松就读的西锄小学的操场边上,距离黄瑞松的家也不过500米。也正是因为离得近,黄瑞松的家里不断受到日寇的骚扰和洗劫,甚至在一次扫荡中,黄瑞松的父亲被逮住殴打差点死于非命。

面对气焰嚣张的侵华日军,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在沿江沿海一带组织游击战争,太滆地区成为赫赫有名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黄瑞松家乡一带也和日寇打起了游击,扫荡与反扫荡此起彼伏。黄瑞松家里也就经常住进新四军,在他们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的感染下,在西锄小学进步思想的教育下,黄瑞松从小便意识到要保家卫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器装备,“强国梦”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他的心中。

梦想是方向,执行是力量。心怀强国梦的黄瑞松,一直想要参军报国。于是,他在西锄小学积极表现,早早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在刚满13岁抗美援朝招募志愿者时,积极报名参军,但因年纪小没被接收;在高三临近高考时,又报名空军飞行员,但因体检不合格没能入选。

虽几次尝试,几次落选,但这不仅没有磨灭黄瑞松参军的火种,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从军的愿望。终于,在高考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去学校招生,黄瑞松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被预录取;又凭借高考的稳定发挥,最终收到了哈军工的录取通知书,走上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图2 初入哈军工时的黄瑞松

二、艰苦奋斗,实现飞航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是在1952年由毛泽东主席批准创办的,院长为陈赓大将,学校的教学计划也是由毛主席亲自审阅的。“决定战争的因素是人,但武器装备对战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造现代化武器装备,提升我国的军事工程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

1955年10月8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1956年,国家组建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单位——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1957年,哈军工正式设立导弹专业。黄瑞松学的就是有翼导弹控制专业,并成为第一批中国导弹的科技工作者。

尽管有了世界顶级专家,仍然改变不了中国航天事业“一穷二白”的现状。在欧美国家严格的技术封锁下,要引进国外器材都备受制约。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克服种种困难,经过研究、摸索、计算、分析,终于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黄瑞松是其中的佼佼者。

图3 哈军工毕业留念(后排右二为黄瑞松)

参加工作后,更多的研究需要黄瑞松到实验基地去,到生产车间去,了解第一手的信息,解决随时发生的问题。导弹基地建在荒山野岭中,那时出行都靠绿皮火车,车厢里到处都是人。黄瑞松随身携带了小马扎,上车后摊开坐下,下车收起来。

除了忙碌、疲劳,更大的挑战来自心理上的压力。“只做不说”,是航天人的基本准则。

我国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等,都是从海上入侵,因此海防问题至关重要。黄瑞松进入国防部五院后,便踏上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新中国百废待兴、基础薄弱、一穷二白,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钱购买试验设施,但国家要强大起来,必须要有自己先进的武器装备。“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继续往前走,必须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为了加强我国的海防能力,国防部五院开始研仿我国第一型飞航导弹“上游一号”,结束了我国海军“有舰无弹”的历史;后又开始自主设计,由黄瑞松牵头负责岸舰导弹“海鹰二号”控制工作,开创了飞航导弹走基本型系列化发展的先河。自此,中国的海防导弹,走出了一条仿制、改型、自行设计的道路。

在随后长达半个世纪的飞航导弹研制工作,黄瑞松重点参与和负责的导弹型号,射程上覆盖了近程、中程、远程,发射平台上涵盖了海(舰)、陆(岸)、空(机),导弹速度包含了亚音速、高亚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90年代黄瑞松带领团队研制了我国第一型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涡喷发动机的导弹——“强国弹”,成为了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主战装备;21世纪初黄瑞松又带领团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远程反舰导弹“Y2”,使我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对敌远程目标打击的能力。黄瑞松经常说他的飞航梦就是空天任我飞,海洋任我航,亚超高超,任我飞航。

图4 黄瑞松工作留影

凭借在我国飞航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黄瑞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技奖特等奖,并荣获国防科工委一等功、航天奖等众多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面向未来,心系中国梦飞航梦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导弹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导弹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短、中、远各种射程齐全,并且核常兼备。

图5 黄瑞松心系国家发展

回想起自己的工作科研历程,黄瑞松说自己这一路走来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国防事业现代化不断的努力和奋斗。虽然我国导弹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迈入第一梯队,但自己的飞航梦还没有结束,我国的航天梦还要不断的攀登世界高峰。对于国家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黄瑞松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要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关键卡脖子问题,看到差距但不纠结于差距,必须坚信“事在人为,关键在为,只要敢为,大有作为”,通过一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自力更生必然会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基础研究尤其是新理论新思想的不断突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与进步。基础研究离不开大型科学实验装置,科学技术要创新,必须做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就必须有手段,要手段就必须有设备。理论研究要与应用技术研究紧密结合,理论需要技术手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提升理论。

三是要坚持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团结就是力量,飞航导弹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许多专业,需要各个方面的专家级人才,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实现技术攻关。黄瑞松在带领团队研制“强国弹”期间,问题层出不穷、试验不断延长,在团队身体和精神遭受双重折磨之时,黄瑞松带领全体人员歌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迸发出来的力量让全体队员找回了雄心壮志,最终也顽强与智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四是要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黄瑞松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并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法,这就是“重思想、严要求、搭平台、有格局”。黄瑞松尤其重视思想教育,认为航天人尤其要大力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航天精神;失败是成功之母,科技创新必然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年轻人要敢于尝试,敢于勇往直前,尤其是在航天大系统级人才的培养上,在发达国家访问学习并不能获取系统工程知识,反而需要通过反复的工作实践才能学到系统的知识,因此在系统级人才培养上,也要坚持“自力更生”,实践中培养。

在谈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时,黄瑞松特别感概的提到,基础研究是不容易出成果甚至可能会面临多次失败,青年学者要有心里准备,要做好长期做冷板凳的准备。但同时,黄院士也呼吁更多的部门能够关注到基础研究,关注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学者,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物力财力支持,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踏下心来搞科研工作。

作为自动化领域老一辈科学家、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八届、九届常务理事,黄瑞松也见证和亲历了学会的发展壮大。对于学会的未来发展,黄瑞松特别提到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牵引,大力推动基础研究的落地应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持续加大对人才和成果的奖励力度,全面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团结带领更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最高峰。

编后语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成长,亲历“落后就要挨打”的黄老,倾尽一生都在坚守“保家卫国”的信仰。不怕艰苦、不说差距、全力奋斗,这是他面对“科技落后”的态度,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如今黄老虽然年逾八十有多项成果荣誉加身,但在采访中仍旧说自己的飞航梦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为国家奉献。这让我们看到了以黄老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矢志奉献的精神,也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激励新时代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来源: 中国自动化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