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

暴雨终将会过去,而这场灾害过后

防疫工作要引起人们的

高度重视

在城市,内涝会破坏自来水管网、下水道、垃圾处理系统,其中的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微生物及原生动物,会随着污水扩散传播;一些老鼠等动物会因躲避洪水而迁往高处,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

在农村,洪水后的水洼、积水、死亡的牲畜、垃圾、粪便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极易滋生蚊虫。这都会造成相关传染病的流行,因此灾后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和个人卫生。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灾后饮水要注意什么?

如何预防灾后疾病?

暴雨洪涝过后还要做好哪些防范?

灾后饮水

洪涝过后,即使确定原有水源经过成熟技术处理、输出起始状态可保证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情况,也会因为遭受城区大面积严重积水的影响,在输送配水和贮水过程中极有可能重新被化学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病原体污染

如果灾区民众用按照以往的习惯,用生水冲洗蔬菜水果、洗锅刷碗非常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在农村,洪涝造成农药、化肥和其它化学药物受洪水的浸泡、冲淋和溶解,直接污染如井水、溪水等浅表水源以及继发污染食品。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会导致微生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很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肝、戊肝、其他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洪涝灾害污染水和食物发生的传染病常呈暴发流行,加重次生灾害。因此,身处洪涝灾区的每个人,不可掉以轻心,绝不能喝生水

洪水退去后,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对水源进行评估,专业人员指导对输水、储水管道设备开展的清理消毒工作。居民在此期间,需要积极配合,对自家食具、器皿等进行消毒。

灾后疾病

洪水不但会给居民的生活设施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等。

1、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禽畜

洪涝灾害后,因为食物的市场供应和运输受到影响,大多数人本着不浪费、节约为原则,把受潮、甚至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晾干再吃。

然而,在洪涝期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被洪水接触的任何食物都极易受到污染,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出紧急提醒:洪水接触的一切食物必须丢弃!

尤其是淹死的、饿死的家畜家禽都不能冷宰食用;田间地头被洪水淹过后,会促使土壤中本来有的各种微生物成倍繁殖,因此没有收获的、成熟的谷薯蔬果也应丢弃。

2、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苍蝇是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老鼠体内含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等,蚊子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

3、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

手是人体接触外界环境最多的器官,传染病也极易通过用手触摸食物、揉眼、抠鼻孔等传播,经手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甲肝、痢疾、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红眼病”等皮肤黏膜性疾病,以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此外,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严重传染病的早期信号,一旦出现,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暴雨洪涝过后还需注意

1、防室内霉变

夏天温度高,连续暴雨使空气湿度增大到80%以上,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就为霉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优良”土壤。霉菌活跃会导致家具发霉,食物变质,其大量繁殖的微小孢子还可能被人体吸入,引发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哮喘等。

卫生间、厨房场所用水后要及时除水,拖干地面水渍。家具、橱柜里使用木炭、竹炭或一些颗粒型除湿剂帮助吸附水分。

保持厨房碗筷、案板、毛巾等干爽,可以用专门消毒柜消毒或热水煮沸消毒,一旦天气转晴应该将所有物品置于阳光下曝晒。

2、防衣服回潮

连续暴雨,衣物难干,总会有潮湿感,不仅影响穿衣舒适度,严重的还会发霉,不利人体健康。

日常换洗衣物洗后可以用烘干机烘干,或在衣物快干时用吹风机或电扇帮衣物挥发剩余水分。雨水浸过的衣物要重新清洗,并依上述方法烘干处理。

衣柜衣物一旦发现潮湿就应拿出来放在通风处晾干或烘干。

3、防雨水浸泡部位出现皮炎

大雨排泄不及时造成路面积水,如果双腿长期浸泡在积水中,浸泡部位可能会发白、肿胀,严重时也可能会造成感染和溃疡

如果涉水了,回家后要及时用清洁的水及肥皂清洗过水部位并擦干,在趾间等皱褶部位撒上爽身粉保持清洁干燥。雨天外出建议穿雨靴。应每天换袜子,常刷鞋。

不管什么情况,如果脚部出现瘙痒、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家中也可备一些含有抗真菌成分的复方制剂药膏。

来源: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