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丽娟 李杨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审核:吴利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护师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又称新生儿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 CLD),是早产新生儿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多数BPD宝宝出院后仍需要家庭氧疗,且容易出现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生存质量。所以对于达到出院标准的BPD宝宝,往往出院回家后还需要大量的支持性治疗,比如氧疗、营养管理及后期随访等。

一、出院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准备好家庭氧疗设备

包括轻便制氧机(具有湿化功能)、吸氧鼻导管、脉氧仪。

制氧机使用要点:①制氧机应远离厨房、火源等一切易燃易爆的物体;②输氧装置上的阀门、开关、接口处严禁涂擦油剂;③使用时平稳放置。

吸氧鼻导管使用要点:每天清洗吸氧管、湿化瓶;每周更换吸氧管;每天更换湿化水保持管路通畅;新生儿建议选择3L以上制氧机。

二、家庭氧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1.维持适宜的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0%~95%之间,胎龄36周之内宝宝的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1%~95%,疾病的恢复期应维持在93%~95%。在哺乳及夜间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

目前常用的家庭吸氧方式为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要求氧流量在0.5~1L/min,避免未加温、无湿化的高流量气体造成鼻黏膜损伤及低体温。

2.氧气撤离速度不宜过快

家庭氧疗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是有益处的,但氧气撤离速度过快,可能会降低患儿生长速率。氧气的撤离应该是逐渐进行的,并应制定个体化的断氧方案。

一般情况下,先减少吸氧的总量(即下调流量),然后再逐渐缩短吸氧的时间。最好先在患儿安静清醒状态下及未进乳的情况下,先尝试停氧半小时,如果未出现缺氧的表现(即没有口唇青紫、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经皮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85%以上),再逐渐延长断氧的时间,最后在患儿哺乳时逐渐撤离。在断氧期间,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3%~95%,血氧饱和度低于85%的时间不得超过监测时间的5%(如监测时间为60分钟,那么低于85%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低于90%的时间不得超过监测时间的10%。此外,还应注意宝宝有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因为胃食管反流也能导致宝宝出现短暂的缺氧。

3.选择合适的用氧方式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有4种用氧方式可供选择:双腔鼻导管给氧、单腔鼻导管给氧、改良式鼻导管给氧及鼻旁管给氧。出院时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在相同氧流量下,宝宝实际吸入氧浓度:双腔鼻导管>单腔鼻导管≥改良式鼻导管>鼻旁管。

三、出院后如何进行营养管理?

理想的体重增长(每天20~30g)是BPD宝宝成功离氧的关键。因此,BPD宝宝的热量需求较无BPD宝宝增高25%,可以高达140 kcal/(kg·d)。一旦成功脱氧,可以在宝宝出生后1年内逐渐降低热量摄入。

对于有喂养困难的BPD宝宝,需根据每日摄入奶量选择适合的喂养品,比如母乳+母乳强化剂、早产儿配方奶、等卡整蛋白配方奶等,并根据宝宝体重、身长、头围等增长速度调整喂养方式。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定期随访

家庭氧疗的宝宝应每2~4周到高危儿门诊随访,由新生儿科医师、呼吸科医师或儿科医师根据持续脉氧仪试验结果(夜间或日间)客观地评估宝宝的血氧情况,同时根据喂养、生长及活动耐量评估氧合情况,指导宝宝的治疗及氧气的减停。外出时请备好足够的氧气!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