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23)将于11月17日—19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承办,大会以“自主可控强实体 新质生产创未来”为主题,聚焦自动化发展,拥抱智能新时代,共话产业新未来。大会将继续为全球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的同仁,搭建展示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的高端学术平台,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共促发展新机遇,引领科技新风向。

本届大会设置共计近40个专题论坛,“智行 智控 探索空间”论坛集结完毕,将于2023年11月17日召开!敬请期待!

智行 智控 探索空间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持续发力,强势推动空间控制技术中的感知与操控技术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意图实现空间智能自主控制。在未来,空间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路径将愈发强调与环境的交互,并突破智能获取和水平提升瓶颈,实现更高级的自主控制。本论坛将围绕空间感知与操控、智能自主控制等基础问题进行研讨,旨在破解当前感知与操控严重依赖地面的现实问题,从根本上提升空间智能控制技术的能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本次专题论坛将邀请了10位著名的学者展示他们在智行 智控 探索空间方面取得的进展。

专题主席

杨孟飞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张涛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

清华大学教授

宋永端

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

重庆大学教授

专题报告

高新波

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报告题目:

重黎号火星车视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展望

报告摘要:

火星是距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行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所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对火星表面进行巡视,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火星车的探测能力和生存能力,及其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重庆邮电大学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制了“重黎号”火星车。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火星车视觉系统的相关关键技术,包括场景感知、目标探测、自主导航、远程交互以及主动避险等。同时,简要介绍火星模拟试验场及科普基地的建设情况,并进一步展望火星车的未来发展方向。

宋永端

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

重庆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先进控制、多智能体协同规划、AI算法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报告摘要:

报告将对空天地一体化监视系统的核心机构及功能做简要展望,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与之相关的导航控制,多智能体协同规划,AI算法及在轨处理技术的进展和趋势。

熊蓉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

浙江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机器人操作技能学习

报告摘要:

操作技能学习是近几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可有效推动机器人从限定场景向现实世界的混杂开放场景应用推广,也是人形机器人通用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环节多、变量多、场景多、数据少、仿真难、要求高等挑战。我们从任务出发将操作技能学习分解为序列、动作、控制三个层次,明确了层次之间以及与任务之间的关联,并从示教模仿学习和实践强化学习两种机制展开研究。本报告介绍了相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解永春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

面向在轨服务的智能精细操作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在轨服务技术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利用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械臂自主完成在轨航天器模块更换维修操作等一类典型任务的柔顺控制解决方案,并对相关技术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张涛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

清华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关于小样本学习的研究

报告摘要:

深度学习是近年来新兴的机器学习研究领域,从最初的AlexNet到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ResNet和DenseNet,以及最新的Transformer,模型结构、训练方法都在不断发展改进。深度学习模型凭借其对大数据强大的吞吐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由于深度神经网络参数数量巨大,需要大量人工标注的数据进行训练,然而对于某些应用场合,例如医学领域、故障诊断等,获取充足的训练数据并且对其进行准确完善的标注是比较困难或者成本高昂的,对大规模数据的依赖成为制约深度学习模型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研究小样本学习方法,提高深度学习模型在少数据条件下的性能,对于增强其通用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报告将介绍小样本学习的解决思路以及小样本学习的研究历程,详细介绍一种面向多种任务情形、设计兼具可变任务类别数量通用性和任务自适应性的小样本学习方法。

丁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星球移动探测机器人力学行为及智能操控

报告摘要:

与常规地面机器人相比,软硬交变星貌、超长通讯距离、未知崎岖地形等为星球移动探测机器人研发提出了诸多挑战,研究重点需要由常规移动构型升级为自适应移动悬架,由多体动力学升级为刚柔耦合力学,由低时延变为超大通讯时延,由结构化环境变为复杂未知环境,进而突破所面临的陷车、滑动、内力对抗等瓶颈问题。针对轮式和足式星球探测机器人的星表作用力学、三边协同远程操作方法、未知环境下的智能规划控制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介绍相关成果在“玉兔”系列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并探讨在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和火星乌托邦平原的星球车在轨科学探索成果。

邢琰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

地外天体表面巡视探测自动驾驶技术

报告摘要:

本报告介绍国内外月球及火星等地外天体表面巡视探测自动驾驶技术的特点、难点,当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谢安桓

之江实验室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

面向未来·智能低空交通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探讨与实践

报告摘要:

本报告主要探讨面向未来的智能低空交通无人驾驶飞行器发展的相关问题。报告将介绍先进空中交通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重点探讨智能eVTOL飞行器安全可靠无人驾驶飞行的关键技术与挑战,包括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安全冗余、故障检测与诊断和容错恢复等方面。此外,报告还将介绍之江实验室ZJCopter团队在智能eVTOL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进展。

王贺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基于视觉的机器人定位导航与控制

报告摘要:

本报告着眼于服务机器人两大核心功能,即移动与操作,首先对服务机器人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所面临难点进行概述。其次介绍了团队长期攻关移动与操作中核心技术难题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针对非完整约束移动机器人复杂动力学和环境动态干扰造成的速度感知与定位失效问题,提出了融合注意力后端优化的显式遮挡计算方法,实现了复杂大场景中移动机器人视觉融合的鲁棒感知与定位;针对未标定环境导致传统定制化控制算法易失效的问题,创建了完全不依赖先验环境信息的自适应视觉伺服框架,解决了不依赖标定的机器人高精度作业难题。形成了一套实用性广的基于视觉的方法体系,提升了服务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水平。

王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

基于视触觉感知的机器人灵巧操作

报告摘要:

机器人的灵巧操作研究是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触觉信息在机器人灵巧操作作业过程中可以提供关键的感知信息。报告主要介绍Gelstereo系列视触觉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传感器设计、标定和感知信息处理方法。将触觉传感器集成在机器人夹指指尖,基于深度学习、数据融合等算法,实现了机器人对目标的在掌位姿、表面纹理、滑动状态、三维力等关键信息估计;基于多模态信息感知的机器人灵巧操作控制框架完成了多种机器人灵巧操作任务。

来源: 中国自动化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