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挺

摄影:杨浦东

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从那时开始,中国科技期刊开启了数量与质量齐飞的迅猛发展之势头。统计显示,影响因子超过20分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2018年的数量是0,到了2022年已经变成15;影响因子超过10分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也从2018年的4变成2022年的28。

这些年里,中国科技期刊腾飞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如何让科技期刊的腾飞能真正促进中国科技的发展?未来,中国科技期刊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打造科技期刊强国,又需要破解哪些难题?在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上海市科协主办的“2023上海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对此进行了热烈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量质齐飞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22年178个学科中高影响力期刊共有159种,当年发表论文54002篇,其中16349篇来自中国,占总量的30%以上,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中国科技水平在近些年来的厚积薄发。而“中国科技期刊的飞速发展,也是国家科技事业进步的缩影,是大势所趋。”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在大会的院士圆桌会议上呼吁,要持续推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未来要有更多诸如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项目支持。

“我们所里的一位前辈科学家跟我说了三个愿望:创建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办好一本高水平的期刊,做出一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前两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说,“在2022年SCI影响因子排行榜中,《分子植物》超过了两本综述杂志,排在了238种植物科技期刊的第1位。这是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分子植物》是该中心与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创办的,经历了15年的积累与沉淀。令人惊奇的是,作为姐妹刊的《植物通讯》尽管创办时间不长,却很快成为植物科技期刊的第8名。

如今,《分子植物》的成功已经不是单例。仅在上海,123种学术期刊中,就有19种被SCI收录;15种英文学术期刊,有10种的影响因子排名全球前25%的Q1区。上海有2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支持期刊,25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发表论文水平是科技期刊评价标准

面对科技期刊的风口,业内依然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思考。韩斌说:“我们不仅要打造高影响因子的科技期刊,更要发表具有历史影响力的科学论文。”裴钢表示:“过度追求高影响因子,对于科技期刊发展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应该看到,在没有人为操纵的前提下,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的科学质量、学术威信是正相关的。”《细胞研究》主编李党生指出,“仅仅利用影响因子来评判一本科技期刊是不够全面的。评价不是数数,我们需要建立合乎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评价回归评价本身。”他解释说,评价科学家要看其做出的科研成果,评价科技期刊要看其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准。

“《先进纤维材料》创办之初,编辑们托我去找关系,要好的论文。现在,编辑们让我不能讲关系,严把论文审核关。”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的话引发了现场一阵笑声。无论是《分子植物》还是《细胞研究》,这些高水平科技期刊都有着很高的首轮拒稿率,“哪怕是院士撰写的论文都会被拒绝发表”,这种将科学放在第一位的态度,是科技期刊的质量保障。

事实上,诸如诺贝尔奖级的科研论文有很多也不是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科技期刊上。例如,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唐娜·斯特里克兰是因为一篇发表在《光学通信》上的论文而获奖,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也就1.0左右。而影响因子只有2.5的德国《物理年鉴》却与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等顶级科学家名字联系在一起。

有时候,一些离经叛道的科研成果会被顶级科技期刊拒绝,只能在影响力较小的期刊发表。但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多年之后,这些论文的光芒最终将不会被掩盖。裴钢建议,科技期刊要更多关注新兴、交叉领域的前沿进展,尤其是基于社会实践的研究、能解决目前问题的转化研究。高水平科技期刊要以人为本

“高水平科技期刊的核心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一直见血地指出,“依靠一个单位出几个人,挂一个院士的名头,加上几个教授指导,是办不出一本高水平的科技期刊的。”高水平的科技期刊编辑,不仅是对文字的修改,更要有渊博的学术知识,“他们将是领域内各种重要学术活动的参与者,能够敏锐地抓住创新要点、把握科研动向。尤其是杂志主编要成为领域内的活跃人物,与科学家成为朋友,策划出具有前瞻性、对研究人员有吸引力的选题。这样才能持续提升科技期刊水准。”李党生也表示,“杂志编辑要主动走出,而不是守株待兔。”《细胞研究》以科学家为先,杂志编辑在后,做好服务和帮助科学家的工作。

裴钢指出,科技期刊要以人为本,只有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才能创办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内部要有良好的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他直言不讳地说,“目前很多科技期刊都背靠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这样的模式既有好处也有风险,如果单位非常支持,科技期刊就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如果单位不够重视,科技期刊的发展就会遭遇阻碍。”裴钢表示,中国科技期刊要构建符合科技内在规律的期刊运营模式,而非单纯的只有管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胡金波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张立新教授等参加了院士圆桌会议。院士圆桌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主持。

大会开幕式上,《分子植物》主编韩斌院士、《核技术》主编马余刚院士、《地下空间》主编朱合华院士、《先进纤维材料》主编朱美芳院士、《细胞研究》主编李党生研究员被授予2023“上海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来自《光学学报》的何卓铭副编审等10人被授予2023“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开幕式上还发布了《上海科技期刊概览(2023)》一书和《上海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23》,并为“上海卓越科技期刊联盟”揭牌。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志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源: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