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我觉得为国家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最有意义的。”
——李俊贤
为火箭升空研制高性能燃料的李俊贤,在90岁高龄时决定再做一次“高性能燃料”——帮助培养更多俊贤之才。
2018年,这位为国奉献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与夫人一起以普通共产党员的名义捐出毕生大部分积蓄,设立创新基金和帮扶基金,以培养青年人才、帮扶困难同事。
“能培养更多的人才,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这是我们更大的福气。”李俊贤坦言。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高性能燃料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一辈子执着于科技报国,深知创新之艰难,人才之可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提出高性能燃料研制任务。高性能燃料是火箭的动力源,有了高性能燃料,我们才能让火箭升空,才能送卫星上天。当时,西方国家扬言中国搞不出来大功率火箭。李俊贤就是在此时加入高性能燃料研制队伍,与同事们反复摸索试验,成功研制出特殊高性能燃料。
1966年,李俊贤远赴青海,在一个偏远荒凉的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承担建设中国第一套制备高性能燃料装置的重任。化工厂条件简陋,土炕加茅草屋就是李俊贤和同事们抵御高原气候的庇护所。吃的问题更大,高原上气压低,水烧不开、粮食难以煮熟,而且物资匮乏,大家只能靠盐水煮蚕豆、青稞粉填肚子,李俊贤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
但是,没人退缩。“那个时候,一般见到面不谈困难,谈什么呢?大家就是说(任务)完成没有,主要的就是想怎么样把这个国家急需的东西搞出来,都希望越搞快越好,为国家争口气。”李俊贤回忆。
“为国家争口气”,这个信念支撑着李俊贤和同事们克服一切困难,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实现了我国第一套火箭高性能燃料的投产。两年后,该高性能燃料助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当《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响起,举国为之振奋。中国由此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首次出场的“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苏、美。如此强大的运载能力,高性能燃料功不可没。此后,该高性能燃料继续助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升空,直至今天仍在“推进”中国航天飞得更远。
解决火箭高性能燃料问题后,李俊贤又接到一个重要任务——为新一代鱼雷研制高性能燃料。当时,有人提出先用国内已生产的硝酸异丙酯。但李俊贤认为,如果用硝酸异丙酯作高性能燃料,那中国鱼雷要比世界先进鱼雷落后一代。
“要搞就要搞世界一流的!”他坚持提出。
随后,李俊贤带领团队成功研制“796燃料”。相比硝酸异丙酯,“796燃料”可以使鱼雷的航程、航速提升一倍以上。此后,他与同事又先后研制了用于卫星和飞船增速入轨的高性能燃料,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升空使用的固体氧化剂等高性能燃料。
在同事们的眼里,李俊贤是一个“格局非常大”的人。“他给你讲问题的时候,都是讲我们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问题,不能受制于人。他的研发项目常锁定在国家急需的、不能被别人制约的领域。”有同事如此评价李俊贤。
20世纪80年代,“万能塑料”聚氨酯在国外已经广泛用于汽车、建筑、家电、家具等行业,但国内由于技术所限,只能依靠进口。聚氨酯关系国计民生,绝不能受制于人。李俊贤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带领团队从原材料、助剂到制品、生产工艺等方面开发出几十种技术,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
“如果国家需要,我们就做”,“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70多年科研生涯里一以贯之的坚持。
因为这种坚持,李俊贤年过九旬后依然关注最新科研动态,关心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他认为,现在的科研任务“比从前更难”,希望能培养更多青年人才,“把我们的整个事业往前拉一步”。这也正是他捐资设立创新基金的初衷。
“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理解自己肩上沉重的担子,努力工作,创新不止,造福国家。”这是李俊贤的自勉,也是他的希冀。
审核专家:罗兴波(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
作者:陈海波
来源: 光明科普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