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产科临床中,异位妊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有着相对较大的影响。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看,如果不对妊娠患者进行系统的干预,随着受精卵的发育,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出血问题,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然而,由于对相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很多异位妊娠患者难以充分配合护理工作,从而埋下了推进护理工作的隐患。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异位妊娠及其护理方法,旨在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的科普,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程度。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并处理异位妊娠,降低并发症风险,保障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一、异位妊娠

顾名思义,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并发育的一种异常妊娠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其也被人们称为“宫外孕”。在临床过程中,受精卵游走、输卵管发育不良以及输卵管炎症等多种因素皆可能导致异位妊娠问题的出现。从临床表现的角度来看,异位妊娠可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出血、腹部疼痛以及肛门坠胀等一系列问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与此同时,在受精卵发育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输卵管破裂问题,继而诱发大出血,导致患者体内有效血容量的大幅降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二、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

(一)监测患者病情

在临床过程中,为了有效帮助异位妊娠患者摆脱疾病困扰,护士在组织妇产科护理工作期间应积极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和记录,充分了解患者整体健康情况。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护士应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一系列表现,同时及时询问患者的自身感受,使护士更加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有效调整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做好用药指导

在护理异位妊娠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积极遵循医嘱发放相应的治疗药物,并及时说明不同药物的用途用量。实践表明,通过积极开展用药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充分了解遵医嘱用药对于控制异位妊娠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用药期间,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及时对患者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三)开展心理疏导

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看,为了帮助异位妊娠患者摆脱疾病困扰,护士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在护理期间,护士应注意用鼓励性语言,合理管理自身态度,以此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康复信念。实践证明,相关工作的推进可以显著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负担,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四)落实健康宣教

为了有效提升异位妊娠患者在护理期间的配合度和依从性,护士应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积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异位妊娠知识进行系统的宣教。在此期间,护士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手册、结合相应图表进行讲解的方式对异位妊娠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地宣教,引导患者对自身健康情况有更为清晰和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护士要告知患者关于异位妊娠康复要点,从而使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护理技巧水平得到同步提升,确保患者康复信心与护理配合度的持续优化。

(五)优化围术期护理

对于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护士应强化围术期护理工作。在具体措施方面,护士应在术前进行病房访视并对手术要点进行说明和告知。在手术期间,应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康复注意事项,确保其在术后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一个月,同时积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细菌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护士应积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从多个角度出发尝试对护理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护士们的努力下,我国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民医院 崔晓英 )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