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过程中,作为急诊常见问题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会导致患者心肌组织血运功能受到影响与阻碍,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其会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危害。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急诊护理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有效促进后续护理工作的持续化改进。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

在临床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堵塞而诱发的一种急性心血管问题,该病可导致患者心肌组织血氧供应受到影响,继其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危害,严重者甚至可直接威胁或者生命安全。在临床过程中,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呼吸受限、全身出汗、意识模糊、心律失常等一系列问题,继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充分保障。

二、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急诊护理的措施

(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护士应积极做好对患者临床期间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关注和记录,以便及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实践表明,相关货币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病情的充分控制,对于患者健康的改善具有积极的辅助意义。

(二)遵循医嘱应用药物

在急诊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为了进一步帮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控制病情,护士应在护理期间鼓励患者根据医嘱进行药物的科学应用。在此期间,护士应做好对药品进行核对,同时严格做好使用剂量的控制,这一点有利于促进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护士要注意做好对基础操作手法的练习,确保自己在开放静脉通路和给药时可以做到一次成功。

(三)做好患者体位指导

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护士应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指导,从而帮助患者选择一个较为舒适的体位休息。通常情况下,建议引导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体位,这一点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心脏负荷的合理减轻,对于患者健康的维系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从护理工作的视角来看,科学的体位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实现对于病情发展进程的延缓,其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对于身心健康的优化与改善,对于患者预后身心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辅助患者进行吸氧

由于受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可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和受限问题,基于此,其体内氧气供给量可出现相应的降低,这一点对于患者的健康埋下了一定影响与危害。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护士应在急诊护理期间协助患者进行吸氧,从而帮助其补充体内氧气含量,这一点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优化,对于患者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良好的辅助意义。

(五)落实患者情绪安抚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患者实现对于抢救的充分配合,护士应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对患者情绪加以安抚,这一点对于患者负性状态的消除与改善具有良好的辅助意义。在具体做法方面,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动向并及时利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进行情绪平复,这一点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紧张状态的消除。

(六)科学开展心肺复苏

对于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护士应在急诊护理期间及时协助其进行心肺复苏,以便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优化与改善。在此期间,护士应注意做好平均力度的控制,避免力度过大对胸部造成损伤。大量临床资料指出,相关工作的合理推进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其对于患者健康的改善具有积极的辅助意义。

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抢救期间,急诊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其对于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具有良好的辅助意义,为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护士应及时做好对护理工作方法的分析和梳理,从而确保急诊护理工作的持续优化。(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莫世娇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