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分钟时间里,用5张PPT,8位青年科学家依次讲述自己最新的科研工作和创新想法。围绕4个主题,青年科学家与前辈科学家围坐在一起,双方畅谈科学研究那些事。

在11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青年科学家大会上,如何为青年科学家的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5张PPT讲清一个科研逻辑

从生命复苏到遗传变异,从可穿戴超声波到下一代细胞外囊泡疗法,从正负电子希格斯工厂到重塑光热的平衡,青年科学家们横跨生物、医疗、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引发了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前辈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与普通的学术报告不同,在顶尖科学家论坛上,青年科学家只有5分钟的时间,内容也需要浓缩在5张PPT里。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徐升用一张PPT开篇,一张PPT介绍可穿戴超声波技术的原理,一张PPT阐述可穿戴超声波的设备,一张PPT用小视频演示了实际使用的效果,最后一张PPT感谢了研究团队成员。他的介绍看似简洁,却彰显了超声波设备的小型化技术方向和创新应用场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阮曼奇研究员则将目光聚焦到希格斯粒子上:“科学家一路走来,发现了各种组成世界的粒子。而每发现一种粒子,就是自然界将一把认识世界的钥匙交到了人类手上。”而要用好这把“粒子钥匙”,就需要一个能够大规模产生这种粒子的“工厂”,让科学家看得足够多、足够清楚,才能破解粒子里蕴含的重要信息。

“10多年前,人类首次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之后就一直在积累这种粒子。人类对于它的认知也越来越精确,但受制于LHC本身特性,对希格斯玻色子的了解有一个极限。”阮曼奇说,“我在会上提出的想法是,要做正负电子对撞机,可以让科学家们在LHC的基础上,更清晰地看到希格斯玻色子。”

“为这次会议准备5页PPT,说容易也容易,因为来参会的专家水平都很高;说难也难,因为要在5分钟内说清楚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阮曼奇表示,参加会议就是对自己的研究的一次重新梳理和回顾,而专家们的提问也很好地启发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围绕4个主题谈科研

“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如何选择和平衡”“做热门的研究,还是做原创或深入的研究?摒弃SCI和影响因子,建立全面的学术价值观和评价体系”“真正的科学独立性:思考、方向和机遇”“倒是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从专业培训到开启学术生涯”,这四个题目是4个由青年科学家与前辈科学家组成的讨论小组的话题。

在接近半个小时的讨论中,中外青年科学家和科学大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有些小组中,大家很快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在有些小组,大家围绕各自的科研经历,展开了积极而坦陈的对话。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将大家讨论的结果写在一张画纸上,并上台进行讲解。有趣的是,所有代表小组发言的,都是女青年科学家。

阮曼奇参与讨论的话题是“热门还是原创的深入研究?”在他看来,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所有的热门研究都是从冷门研究变过来的。对于个人而言,肯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原创的深入研究。当冷门领域做出了重要结果,受到大家关注时,自然也就变成了热门。”

在会议的最后,每个小组的科学大咖们纷纷对青年科学家发出寄语:“坚持自己的科研道路”“让金钱为科研所用,而不是为了金钱去做科研”“要有足够的好奇心”……科学精神在他们之间有了一种微妙的传承。

来源: 上海科技报社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