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越来越注重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肿瘤化疗及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人使用PICC,但PICC的广泛使用,随之也暴露出相应问题,极易让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血栓的形成就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并发症。为了防止PICC置管后患者形成血栓,临床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进行有效预防,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没能认识到预防血栓的重要性,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家庭造成严重负担。下面对“PICC置管患者如何预防血栓形成”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和普及,希望为后续提高血栓预防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1、PICC置管血栓的表现包括哪些内容?

因为静脉受到损伤,所以导致血栓形成的概率增加,并且局部也会产生温度过高的情况,引起局部水肿,这是PICC置管之后的血栓表现。不可否认,肢体肿胀、上肢麻木,特别是在患者活动之后症状表现加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限制活动的现象。查体上肢皮温升高,出现比较明显的淤血变化。在通常情况下,PICC置管留置的时间普遍较长,此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肿瘤化疗病人群体,除此之外就是用于重症住在ICU的病人,通过建立一个非常耐用的输液通道,此种方法有利也有弊,弊端在于能够增加血栓疾病出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肿瘤的病人本身就极为容易长血栓,与普通人相比患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在血管中放一个PICC导管,患病风险和概率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对于静脉置管而言,其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异物,会增加继发血栓的形成率。实际治疗过程中以采用溶栓的药物为主,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服务,并要在置管之后注意护理,防止发生感染的现象;定期封管,预防血栓的形成。如果是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静脉化疗。选择PICC置管在化疗期间如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并发症,且血液高凝状态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一定要放平心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积极配合治疗,应积极接受抗凝治疗,并将肢体抬高。必要的状况下应拔除置管。如果患者的各方面条件不能拔管,需要继续使用PICC导管,在此种情况下应充分开展抗凝治疗,可能还需要打肚皮针,抗血栓的低分子肝素,可能还会口服一段时间的抗凝药。

无论是哪种情况,在血栓消失之后,医院医生都会让患者口服一段时间的抗凝药,预防血栓的形成或再次发作。特别是PICC导管没有拔出的患者,更需要在导留置期间坚实使用抗凝的相关药物。如果患者的PICC导管拔了,肿瘤本身也是高凝、高血栓风险的人群,同样需要继续充分抗凝一段时间,预防血栓疾病的形成与出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准确提高治疗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与最终效果,在最大限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各项机能与健康。

2、PICC置管患者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①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PICC置管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处于尽量放松的状态,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避免患者因为过度紧张促进血管痉挛。一般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会难以送管,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各种症状的出现,就要为患者提供局部麻醉,以此来减轻患者穿刺时的恐惧和痛苦,达到提高置管成功率的目的。

②为了避免导管误入患者的颈静脉,为患者穿刺和送管期间,尽量让患者的上肢外展,使其与身体呈90°,在导管的头部到达患者锁骨下静脉时,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把头转向为其穿刺一侧的90°,让患者的下颌贴近其肩部。不仅如此,护理过程中应保证动作轻柔,防止因为反复穿刺使患者的血管内膜损伤,否则极易诱发并形成血栓。

③护理人员自身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如操作期间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本职工作,使用无粉手套等。如果为滑石粉的手套,就要仔细地将滑石粉冲净,不能用手套直接触碰管壁。

④为PICC置管后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服务。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告知患者,如果在置管侧的肢体有疼痛、酸胀等多种不适感,就要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尽早地处理;仔细查看巡视插管患者,并要叮嘱患者格外注意避免插管侧的肢体受到压迫;进入冬季,患者一定要加强保暖,适当加强其插管侧的手部活动,通过此种方式更好地抑制患者血栓的形成。

⑤如果患者PICC置管后疑似血栓形成,就要第一时间为其进行血管的造影,或是采用多普勒超声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检查。确诊形成之后,需要第一时间与血管外科联系,但是不能出现着急拔管的情况,而是通过PICC置管将溶栓药物直接地作用在患者栓子处,并保证一边溶栓一边拔管,甚至也要在溶栓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溶栓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症处理。

由此可见,PICC置管患者血栓的形成概率较大,护理人员一定要给予针对性的帮助,适当加大预防处理力度,防止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问题。实际上PICC置管后的血栓形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预防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护理人员就要积极承担职责,将上述总结的多种预防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现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郑觉)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