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美好的十月

中国航天收获了一批丰硕“果实”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嫦娥五号团队获“劳伦斯团队奖”!

10月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期间,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席舒马赫等科学家为中国嫦娥五号团队颁发了“劳伦斯团队奖”。嫦娥五号总设计师胡浩等作为团队代表出席颁奖仪式,并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即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欢迎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

10月2日,在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期间,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作为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任务,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将开展月球多物理场、区域地质剖面探测与研究,月基对地观测与研究,月球原位样品分析及资源就位利用、月表环境小型封闭陆生生态系统实验与研究,将与嫦娥七号等共同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中国探月工程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面向国际社会开放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欢迎各国与国际组织加入,开展任务级、系统级、单机级合作,共同实现更多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将优先考虑具备开展器间交互、联合探测的任务级合作,具备月面基本操作能力的月面机器人,以及其他互补性的科学载荷和科学创新性强的合作项目。嫦娥八号着陆器开放200kg载荷资源,独立模块质量不超过100kg,用于开展系统级和单机级合作项目。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项目意向书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计划在2024年4月完成初步遴选,9月完成最终遴选,确认合作项目。国家航天局官网将发布相关说明。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完成塔吊底座吊装

10月2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完成塔吊底座吊装。

据了解,固定勤务塔顶部的塔吊底座长9.4米,宽6.4米,重达49吨。由于重量大,长度和宽度也过大,吊装难度较高,尤其它水平面积大,在大风天气下很难保持平衡,需要地面工人和勤务塔塔顶的工人,以及吊车操作手密切配合。后续还有大臂、回转支承、锁定装置等设备要陆续安装。

中科宇航正式成为国际宇航联合会成员,亮相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并发表学术演讲

10月2日上午,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办,阿塞拜疆共和国航天局承办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IAC)在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开幕。中科宇航作为中国商业航天中坚力量受邀携公司核心产品力箭系列运载火箭亮相展览,公司多位青年技术骨干出席大会并发表学术演讲,向与会嘉宾展示中国商业航天火箭领域的创新发展成果。

当日下午,经国际宇航联合会全体成员批准,中科宇航正式成为国际宇航联合会成员,与各国同行携手推动航天科技发展。此次是中科宇航首次亮相国际宇航大会,受到各国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以及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5日8时2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90次飞行。

工信部:拟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明确,要统筹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不断拓宽民营企业参与电信业务经营的渠道和范围。

《意见》指出,要构建“不打扰”监管能力。推进现有技术监管能力迭代升级,建设重点电信业务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完善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在线核查系统,强化业务合规经营情况的线上监测分析、调查取证能力,健全“以网管网”技术监管体系。加快探索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监管中的应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推行远程监管、线上监管方式,减少监管活动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影响。

中国星载光交换技术成功在轨验证

8月10日,“西光壹号”系列一箭五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自主研发的星载光交换机作为重要载荷之一搭载升空,开展国内首次高速光交换技术的空间验证工作。

10月上旬消息称,载荷顺利开机多项技术验证试验按期正常进行,地面测试结果表明,星载光交换机各项功能正常,高光谱图像信息完整,下传地面解析后达到 “零误码”“零丢包”水平,实现全部既定目标,高速光交换技术在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搭建覆盖全球的空间大容量光网络,是未来实现海量用户信息互联共享的必由之路。星载光交换技术突破传统技术壁垒,在光域直接将光信号进行交换处理,无需“光/电”“电/光”转换,有效解决了电交换处理存在的“电子速率瓶颈”问题,具有网络资源配置智能动态、通信体制与协议透明、组网扩展灵活、功耗低等优势,是太空“高速信息公路网络的立交桥”,是空间海量数据分配、转发等处理的核心技术。此次试验成功,是继2022年5月20日实现星间激光通信技术在轨验证之后,西安光机所高速空间激光通信领域体系化发展取得的又一重要星上应用,再次夯实了我国未来空间大容量光网络建设的核心技术储备和装备支撑。

我国首次实现独家自主完成业务化应用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光卫星)使用自主研制的车载激光通信地面站,与“吉林一号”星座MF02A04星星载激光终端开展了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这标志着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全业务链的工程化,工程应用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我国首次实现由独家自主完成业务化应用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

天兵科技TH-12发动机批次抽检试车圆满成功

10月上旬,天兵科技为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配套研制的110吨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天火十二“(简称TH-12)圆满完成批次产品抽检试车,本次试车产品为天龙三号火箭遥一飞行产品状态,试车为额定飞行工况,按飞行剖面及入口条件,历经工艺检定试车50秒,单次抽检试车时长200s,累计工作时长450s,试车过程中发动机起动迅速,工作平稳,关机正常。

此次试车圆满成功,证明TH-12火箭发动机在国内首次采用的冷气多次起动技术、自燃点火技术、燃烧不稳定抑制技术、超大尺寸推力室不锈钢3D打印制造技术和涡轮盘热力组件3D打印技术等全部关键技术得到充分论证与突破,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动机迈向百吨级的新篇章。

力箭二号运载火箭80L碳纤维复合高压气瓶完成了验收级和鉴定级振动试验

10月上旬,中科宇航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力箭二号使用的80L碳纤维复合高压气瓶完成了验收级和鉴定级振动试验。验证了气瓶35MPa状态工作时的力学环境适应性及气瓶密封结构的可靠性,为后续管路振动试验、气瓶充放气试验等液体火箭验证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0L碳纤维复合高压气瓶选用了抗拉强度更高的T800代替了T700,相同强度下碳纤维缠绕层数少、重量轻,相较传统方案,单个气瓶减重约5.6kg,全箭运载能力提升78kg。

本次试验对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使用的80L碳纤维复合高压气瓶的力学环境适应性及密封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试验圆满成功意味着气瓶及其密封结构的研制工作基本完成。

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一级液氧贮箱静力摸底破坏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0月上旬,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贮箱采用5A06材料的直径3350mm光筒贮箱顺利完成了静力轴压承载摸底试验,试验验证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贮箱选择5A06材料工艺的可实施性及选择光筒壳结构的合理性。

本次试验采用2000t自平衡加载系统开展轴压静力试验,试验件上下段分别通过边界工装与试验平台进行连接,通过16个150T的油缸同步加载,控制加载精度优于1%FS,通过自平衡加载系统和工装的约束来保证对试验件加载的均匀性。该试验为破坏试验,目标摸底贮箱承载极限,优化设计,持续提升结构效率。

本次试验对力箭二号运载火箭贮箱选用5A06材料的工艺可实施性及光筒壳结构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试验圆满成功意味着力箭二号运载火箭的贮箱选材及结构形式的论证工作基本完成。贮箱从领料到完成试验,共历时8天,充分验证了5A06光筒贮箱的快捷制造特性。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4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5日08时5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任务。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91次飞行。

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

2023年10月15日,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开幕。会议围绕“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努力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交流研讨空间科学领域最新进展、重大成果、前沿态势与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大会为期四天。大会设置了13场特邀报告,1场空间科学国际论坛,41场学术分论坛和专题论坛。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00余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

中国航天亮相国际测绘地理信息展览会

10月中旬,第二十九届德国国际测绘地理信息展览会在德国柏林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中国四维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发展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的专业公司,携中国四维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成功亮相本次盛会,向全球客户再次展示了中国四维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的数据服务能力,现场演示了中国四维在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应用服务能力。

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

我国“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的、空天院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星载单航过多基线干涉SAR高精度地形测绘数据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多基线干涉SAR全球测绘系统成功在轨应用。今年3月30日,“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其SAR系统由“一主三辅” 四颗卫星形成车轮式干涉编队。该系统一次飞越可获取4组观测数据、6条有效测绘基线,通过空间多基线干涉数据联合处理,有效解决陡坡、断崖等各种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高程重建难题,大幅提升高程测量精度和测绘效率。

国家航天局与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签署航天领域合作备忘录

10月18日,在李强总理和巴基斯坦卡卡尔总理共同见证下,张克俭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签署《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巴基斯坦正式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该谅解备忘录约定,双方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论证、工程实施、运营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并成立专家工作组,合作领域包括联合论证科学目标、联合设计开发、科学载荷搭载、科学技术实验、数据共享及分析、教育与培训等。同日,双方还签署《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关于空间碎片和空间交通管理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与巴基斯坦航天领域合作历史悠久,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及空间应用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为发展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相关合作文件的签署,表达了双方愿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外层空间的决心。

航天科技集团重磅发布六款固体火箭发动机

10月2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举办“磅礴动力、载梦同舟”西安航天商业火箭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暨产品发布会。四院商业航天发动机研发制造商——西安航天商业火箭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并正式发布了包含整体式和分段式在内的商业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型谱,标志着中国航天固体动力将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会上发布了包含4型整体式和2型分段式在内的为商业航天量身定做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型谱,其中包括1.2米、2米、2.6米和3.5米等直径系列固体发动机产品型谱,可实现200千克~4200千克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

在整体式固体发动机方面,直径1.2米发动机目前已经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等运载火箭中应用,直径2米系列固体发动机在我国长征系列首型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中使用,2.6米固体发动机主要用于捷龙三号等运载火箭。直径3.5米500吨推力发动机已研制成功,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推力最大的整体式先进固体发动机,使我国大型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步入到世界领先水平。未来,3.5米系列固体发动机将用于捷龙四号等中大型运载火箭。

在分段式固体发动机方面,2米/2段式固体发动机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固体助推动力,助推我国首型固液捆绑火箭已成功完成了3次发射。3米/2段式固体发动机、3.2米/3段式固体发动机分别在2016年和2020年取得地面热试车成功。四院将立足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对大型固体助推发动机的技术需求,开展直径3.5米分段式发动机研究,实现发动机推力550吨~1500吨能力要求,既可以作为固体芯级动力,同时也可以作为重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提升运载能力,有效降低系统复杂性,为我国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以及载人航天任务提供更多动力选择。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04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92次飞行。

国内首个3.35米直径单焊缝筒段飞行箭贮箱成功研制

10月下旬,国内首个3.35米直径单焊缝筒段飞行箭贮箱,在八院800所贮箱测试厂房顺利通过液压强度和气密试验考核,产品性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谷神星一号(遥十一)运载火箭飞行故障通过归零评审

2023年10月23日,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组织召开了谷神星一号(遥十一)运载火箭飞行故障归零评审会。经评议,评审组一致认为:问题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得到复现,采取的措施经验证有效,并完成了举一反三,可以归零。

深蓝航天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长程试车圆满成功

10月下旬,深蓝航天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液体发动机“雷霆-R1”,进行了首次额定工况420秒长程试车,试车时间覆盖可回收复用火箭“星云-1”一子级飞行两倍以上时长;发动机正常起动关机,全程工作稳定,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雷霆-R1”发动机进入系列边界、寿命与可靠性试车阶段。

白俄罗斯与中国国家航天局签署联合声明,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2023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主席古萨科夫共同签署《中国国家航天局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的联合声明》,标志着白俄罗斯正式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根据该联合声明,双方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运营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包括空间技术应用、新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科研人员与专家的教育培训等。

中白两国航天合作历史悠久,中方曾为白俄研制并发射“白星一号”通信卫星、提供科教小卫星搭载发射服务。该联合声明的签署标志着中白航天合作从通信、遥感领域扩展到月球与深空探测,将成为中白航天合作的新起点,是中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要体现。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3次飞行。

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我国科学家揭示嫦娥五号月壤中镍黄铁矿成因

硫化物是月岩和月壤的重要副矿物,蕴含丰富的结构、化学和同位素信息,是研究月球岩浆活动和陨石撞击的重要材料。作为重要的硫化物,镍黄铁矿常与陨硫铁共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合作者,综合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技术,对嫦娥五号返回月壤样品的玄武岩和角砾岩颗粒中的硫化物开展精细结构研究,并获得多个新认识。

蓝箭航天云鹊辅助动力系统力学鉴定及热试车考核圆满成功

10月下旬,蓝箭航天为朱雀系列液体运载火箭配套所研制的云鹊(YQ-10)辅助动力系统圆满完成批次产品抽检试车,标志着辅助动力系统具备飞行交付条件。

本台辅助动力系统先经历力学环境鉴定试验,对运输、飞行振动、分离冲击等环境适应性进行考核,产品安装结构完好、应力水平合理、测试合格,表明辅助动力系统能够适应飞行力学环境。后产品交付热试车,试车模拟飞行剖面时序动作,工作时长1200s,系统增压正常,各喷管开、关机动作正常,姿控、推进剂沉底、末速修正功能动作正常,系统参数协调,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表明辅助动力系统的设计质量满足飞行要求、批次生产质量受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新型号火箭“XLV”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

10月27日下午,针对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实现首飞的新型火箭——“XLV 型号火箭”,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以下简称八院),交流发射计划与流程,明确亟待协调事项。

八院围绕火箭发射需求、研制进展、火箭发射流程以及首飞重点关注事项等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后续工作中需重点协调解决的问题。毛承元建议双方齐心协力,成立专题工作组,针对首飞重点事项专题协调推进,完善火箭接口细节协调,确保首发万无一失。参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进发射场与火箭两大系统尽快确定工号、测发流程、职责分工,以及XLV型号火箭合练及首发任务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天兵科技火箭总装厂正式迁移至张家港

10月下旬,由天兵科技研制的天龙二号遥二全箭从天津出发顺利抵达张家港,这标志着天兵科技在天津的火箭总装厂正式迁移至张家港,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即将全面投入使用。

据了解,天龙二号遥二火箭箭体拆分为整流罩、三子级、一子级三部分进行运输,该箭体顺利进入基地火箭转载区等待后续总装工作。

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预计今年12月底将全面交付投入使用,投产后可年产30发液体运载火箭和500台火箭发动机。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

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于2023年10月31日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到机场迎接。

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之后,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来源 | 我们的太空

来源: 航天科普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