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喝着一时爽,一直喝会一直爽。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喝完的塑料饮料瓶怎么办?

每年被丢弃的大量塑料饮料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处理它们呢?

饮料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现在我们喝的各种塑料瓶装的饮料,不论是果汁可乐,还是气泡水、能量饮料,只要是用塑料瓶装的,几乎都是用的PET塑料。

PET,全称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化学名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acid)和乙二醇(ethyleneglycol)化合形成的聚合物。

这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透明度高,而且耐酸碱能力强,很稳定,安全性好,最常用的用途就是用来做各种饮料瓶。PET瓶大约占据全球液体饮料包装70%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老大。

如果你注意看塑料瓶子的底部,通常会看到一个三角形的数字“1”,即1号塑料,就是PET。(可回顾往期内容《很多人不知道:瓶装水也有保质期!喝了“过期”的水会有事吗?》)

图片来源:自己拍摄

饮料瓶存在哪些问题?

PET塑料耐酸碱,具有稳定性,用来做饮料瓶子固然很好。但是,也正因为它耐酸碱、很稳定,在环境中的降解速度慢,需要400多年才能完全降解。所以,废弃的塑料饮料瓶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每分钟就卖出100万个塑料饮料瓶,每年使用5万亿个塑料袋。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在转眼之间就变成塑料垃圾。每年约有11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占海洋垃圾总量的85%,到2040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将增加近两倍。

图片来源:pixabay《2019—2020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中显示,2019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达1890万吨,其中,废PET瓶总回收量占比为22%,超过电子电器塑料、汽车废塑料、农膜、快递包装和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而饮料瓶在废PET瓶中占比近90%。

99%以上的塑料是由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品生产而来的,它们都是污染环境、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截至2050年塑料行业可能会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0%。正因如此,联合国也在呼吁世界减少塑料的使用。

中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18年中国塑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国也提出了减塑的目标。

2020年1月,我国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如何减塑?

目前,减塑的做法主要有三条:

减量(Reduce),即减少塑料使用量,如将饮料瓶子做薄;

替代(Replace),如使用纸吸管、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传统塑料制品;

再利用(Recycle),回收处理后再使用。

前面两个大家应该见得比较多,第三种就比较少见了。

以饮料瓶为例,PET塑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将其回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可以做成rPET(recycledPET,回收再利用的PET塑料),也有叫将它叫作“再生塑料”“回收塑料”“循环塑料”。

今年的杭州亚运会有一个产品,就是塑料瓶回收利用的尝试——领奖鞋。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这双跑鞋乍一瞧很简约,似乎就是一双普通的白色运动鞋,但它其实是用一大堆废弃塑料瓶子做的!

rPET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碳排放量。

原生PET的原料来源是石油,从石油到塑料粒子再到做成瓶子的过程中,水、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但如果使用rPET,就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将废弃的饮料瓶子回收后做成我们穿的鞋子,一百万双鞋可以减少16.4吨碳排放,节约6.8万吨水。

一百万双鞋可以减少16.4吨碳排放,节约6.8万吨水。

从饮料瓶到饮料瓶,我国正整装待发

我国PET饮料瓶回收率达94%,这些回收的PET塑料中有超过80%用来制作汽车部件、箱包、服饰、遮阳伞等日用品。比如北京冬奥会中,现场的工作人员配置的装备收纳包所使用的纱线也是rPET做的。

除了日用品,回收的塑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中,即这些回收的rPET也可以再次用来装水和饮料。目前,欧洲、北美、澳新、日韩、泰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已允许其用于食品包装,非洲也在加速增加相关企业的生产能力。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循环经济欧盟塑料战略》其中制定的目标之一是从2025年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饮料瓶必须含有至少25%的再生成分;2030年起,饮料瓶中至少要含有30%的再生塑料。

图片来源:pixabay

在我国,rPET塑料尚不能应用于食品包装。不过,我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我们有很多塑料加工厂,也包括食品级的rPET工厂。国内生产的食品级rPET部分用于日化品包装,绝大部分都出口到国外市场当饮料瓶子用了,有些产品在国内超市的进口商品区或者网上的跨境电商平台也可以买到,真正实现了出口转内销。

好消息是,近年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塑料的再生利用,相关的安全评估、标准制定工作也在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看到“饮料瓶”重新变成“饮料瓶”。

参考资料

[1]《从污染到解决方案:全球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评估》

联合国倡导“塑战速决” 呼吁世界减少塑料的使用

[2]https://www.michigan.gov/flintwater/-/media/Project/Websites/flintwater/documents/Chinese/Storing-Bottled-Water_Chinese.pdf

[3]中国塑料包装物回收和再生现状白皮书

[4]温宗国, 唐岩岩, 王俊博, 宋璐璐, 陈伟强. 新时代循环经济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路径与方向[J]. 中国环境管理,2022,14(6):33-41.

[5]《我国PET饮料包装回收利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我国PET饮料瓶回收率超94%[J].饮料工业,2020,23(04):79-80.

[6]毕莹莹,刘景洋,董莉,等.我国废PET饮料瓶产生量与回收水平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2(1):185-190doi:10.12153/j.issn.1674-991X.20210123

[7]任照芳,李丹,潘静静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塑料,2021,35(08):30-36.DOI:10.19491/j.issn.1001-9278.2021.08.005.

[8]邢航,张泓,李倩云等.国内外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管理模式研究及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06):1179-1184.DOI:10.13590/j.cjfh.2022.06.09.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李宗鹏 国家轻工业塑料产品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